春季传染病的防治
学校是人员集中、密度比较大的场所之一,有限的教室空间、学生间玩耍嬉戏互相接触频繁等,都极易造成病原的传播。一旦没有及时采取控制措施,更是极易造成传染病聚集性疫情。春季的气温变化比较大,天气忽冷忽热、昼夜温差大且空气干燥,呼吸道抵抗力下降。
春季万物生发,细菌和病毒很活跃,容易造成人员感染。
开学季,往往也是春季传染病高发期,不能松懈。一起来了解5种常见的春季传染病。
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这是由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常认为在潜伏期即具有传染性。
主要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
目前的主要流行株:Omicron变异株BA.5、BF.7分支、XBB1.5等。
常见的临床表现:发热,一般维持1-2天,而后陆续出现乏力、鼻塞流涕、咽痛咽干等症状。病程末期至康复期间多伴随干咳、咳痰症状。
划重点:新冠病毒感染和流感的首发症状较为相似,一旦孩子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需要及时进行核酸或抗原检测,若确诊及时就医、居家照护。
新冠病毒感染防御模式
(1)健康监测要做好
(2)个人防护很重要
(3)生活习惯要良好
(4)疫苗接种不可少
二、甲流
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可以通过呼吸道传播,患者多表现出普通流行性感冒的症状,但也有可能导致死亡。
普通感冒,指以打喷嚏、咽痛、咳嗽、低热、头痛和不适为表现的一类疾病,通常症状轻微而且多数能够自己恢复。
流感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达39-40℃),伴畏寒、寒颤、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结膜轻度充血,也可有呕吐、腹泻等症状。
主要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间接接触传播
身体出现哪些症状需怀疑是甲流?
(1)突发高热,恶寒症状明显。
(2)严重头痛、全身酸痛。
(3)持续的疲乏,虚弱感。
(4)胸部压迫感。
得了流感怎么办?
流感属于自限性疾病,在发病3-5天后发热会逐渐消退,头痛、肌肉关节疼痛等症状也会逐渐缓解。出现流感症状后,不要慌张,可按照以下方式来处理:
(1) 如果精神状态良好、无明显头痛且胃口正常、发热低于38℃时可居家观察,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并清淡饮食,保证睡眠。
(2)如果出现高热、体温超过38.5℃,伴有头痛、全身酸痛、精神萎靡、呕吐腹泻等症状,则需要前往医院发热门诊就诊。流感可通过鼻咽分泌物进行快速检测,结果阳性就可以确诊。
(3)减少接触他人,尽量居家休息,居家时注意室内通风,与家人保持距离,外出时戴好口罩。
如何预防流感?
1、 接种流感疫苗。儿童、慢性病患者、老年人、医务人员等高危人群应在每年流感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
2、健康生活,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运动,均衡饮食。
3、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去人员密集场所,勤洗手。
4、注意呼吸道卫生和咳嗽礼仪
三、猩红热
猩红热是一种由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主要传染源:患者和健康带菌者。
发病高峰:每年有2个发病高峰,4-6月、11月至次年1月。
发病人群及场所:多见于 4-8岁儿童,幼儿园和小学是猩红热的好发场所。
常见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发热、咽峡炎、全身皮疹和皮疹褪去后的脱屑,还可能会出现“草莓舌”“杨梅舌”“口周苍白圈”等
如何预防
室内应经常开窗通风,每日2-3次,每次20-30分钟。确诊后居家隔离观察。
划重点:猩红热目前尚无疫苗,早发现、及时就诊和居家是关键!
四、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伴有手心、脚底、口腔出现皮疹、疱疹为主要临床表现,潜伏期2-10天,平均3-5天,病程一般为7-10天;部分病例无皮疹或皮疹不典型,仅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
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病例需及早发现,隔离治疗)
胃肠道(粪-口途径)、呼吸道(空气飞沫、打喷嚏、咳嗽)、密切接触(接触被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或被污染的手、毛巾等)
如何预防:
(1)易感人群暴露要减少
(2)良好卫生习惯要养成
(3)疫苗要早接种
五、病毒性腹泻:
病毒性腹泻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感染性腹泻。
主要元凶:诺如病毒、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星状病毒等,其中尤其以诺如病毒感染所致的病毒性腹泻占的比重较大。
发病高峰:诺如病毒性腹泻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在秋冬寒冷季节(11月至次年2月)。
常见的临床表现:多为发烧、恶心、腹泻、呕吐等,也可见头痛、寒战和肌肉痛等症状。
如何预防:
1、做好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2-3次,每次20-30分钟。
2、平时应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以上就是春季常见传染病的小知识,希望每个同学从我做起,做自己的健康责任人,保护好自己和身边人,以健康的体魄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去。
小贴士:未诊断传染病的,如有发烧,退烧后满48小时方可返校;诊断为传染病的,按照传染病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