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阅读平台主任 史彦杰老师在升旗仪式上的讲话

作者(来源): 上海市七宝中学     发布日期:2022-10-24    浏览次数: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请问,在你并不算短暂的人生中,你有几次印象深刻的突破?我是说,刻意或者意外地,通过阅读或者生命的体验,你接触到了闻所未闻的知识,耳目一新的人物,以至于当你重新打量这个世界,你发现自己再也无法用旧眼光看待了。

请允许我阐述一下自己的思考。

粤自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人类为什么成为地球的统治者?我们的第一反应也许是我们有智能作为进化优势,但这个理由其实是值得商榷的。能人在两百万年前就可以使用工具了,而人类占领生物链顶端,可能也就是不到十万年的事情,而在数百万年的进化史中,智能的优势好像并没有那么明显。试想,当你抡起石斧,未必能单挑过一头大猩猩,何况更凶猛的野兽。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语言和文字的诞生之后。从前,和动物一样,人类只有把一些行为刻入DNA,使之成为本能,才能传承下去,自从有了语言和文字,知识在代际间的的传承积累成为可能。人类借此创造了宗教、道德、法律、伦理、礼仪,总之,创造了整个社会,借此,群体得以发挥出远超个体的力量。荀子也曾说过,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人能群,彼不能群也。”可见,人类正是用各种手段将个体组织在一起,使自己不断强大和发展。

这就构成了我们要通过阅读突破自己的第一个原因。书籍里记载着前辈的智慧,每个个体为了融入群体,必须学习和遵循已有的规范和制度。很多人认为思想和观念是虚无缥缈的,这种想法不切实际,那种认为只有研究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才算是科学的观点恰恰是对人类历史的否定。我们不仅要研究现代的、中国的历史,还要研究古代的、西方的、第三世界的历史。一旦沉浸其中,你就会发现,人类社会史本身就是一部深邃而迷人的百科全书,这里不仅有现实的依据,还有各种天马行空的可能性。现实从不只有一种可能性,尽管生活目前确定是这个样子,但是它曾经有可能全然不同。只有把握了过去,才能把握未来。

然而,从辩证法的角度看,人类社会已有的规范,不管是成文还是不成文的,既可以是一个社会保持其存在的支柱,同时也会因为事过境迁,而变得不合时宜,甚至阻碍社会进步和新思想的产生。昨日的光辉,也许会变成明日的束缚。比如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曾是最先进的,但如今却在民主化浪潮中显得格格不入。中国的文明是现存最悠久的,这既意味着我们可以汲取最丰富的思想营养,也意味着我们面对的历史包袱格外沉重。而新中国建立以来,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积极开展社会革命,努力地改造我们的社会和思想,力图实现全方位的现代化。一个例证是,作为教师,我能感受到同学们都以接受新的思想观念为荣,自觉地奔向未知世界。

谨此,作为虚长十几岁的“老克腊”,我向同学们提出几条建议。

希望大家广泛阅读书籍,尤其注重突破已有的藩篱,理科生尽量看看历史和文学,文科生也应该翻阅科普类著作,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取精用弘,受益终身;

希望大家在参与学校各类活动时,不惮繁难,逆水行舟,达成每一次突破。每年的读书节,我们为同学们搭建了足够展示自己的平台,总有同学坦诚这是自己人生第一次演讲或表演,对于他们而言,意义重大,对于我们而言,又何尝不是一种突破呢?

正如朱校长在开幕式上所言,当今中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严峻的挑战和复兴的机遇交织,呼唤着我们每一位以平民本色、精英气质为自我期许的七中学子,真正树立起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读书的远大志向,希望大家在风华正茂、挥斥方遒的年纪,不囿于成见,不满足于已有的成绩,戚戚于自己的无知,汲汲于方兴未艾的新事物,新天地,最终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而添砖加瓦!

谢谢大家!

沪ICP备0605494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7746号
版权所有©上海市七宝中学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农南路22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7746号
沪ICP备060549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