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高二(4)班的团支书李好恩,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让规范成为一种习惯》。
诚如孔子所言,“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它昭示着那行为规范所带来的秩序性与和谐性,而这也正是身处七中的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之中所心向往之的那一种有序的美。
可是经过在七中的一年生活,在臻善臻美的道路上,作为住宿生的我,却也看到了许多我们有所不足的地方——我曾看到,在一间间灯火通明的寝室里,无数的优秀学子们纵心于学业而挑灯夜战,但寝室的地面和物品的摆放却未免有些杂乱;而寝室分数表上浅红的扣分分数,也难免有悖于七中学子所应具备的形象与品质。
因此,作为莘莘七中学子中的一员,我认为,我们所应当具备的,不仅仅是那样一种敢于钻研、勇于创新的学术热情与热爱“格物致知”的探究精神,而更应该是在日常生活的实践当中,体现出同样的高素质与精英气质;因而,七中学子应该也必然是以严格遵守日常行为规范、并以极高的道德素养来约束自己的行止的。否则,若是一味置我们的行为规范于不顾,而抛弃了实践的根本立场,那么去追求来源于其中的所谓“知识”,又怎么不是一种舍本逐末的体现呢?不过虽然如此,我们也时常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的同学们都能够热情洋溢地和每一位老师亲切地打招呼;我们也看到,在一个个静谧的校园午后,没有老师的教室里,同学们也能安静无声地自修和休息,互不干扰;我们更是能看到,在有同学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毫不犹豫地鼎力相助……正是这样有序而不乏精神的高贵之美的一幕幕画面,勾勒出我们七中人的优秀形象。
因此,让规范,成为一种受益终身的习惯,也因此就正是我们七中学子所应必备的品质。而正如康德在其“三大批判”之一的《实践理性批判》中所强调的那样,我们必然也应当将学校日常的行为规范作为深深镌刻于我们心中的“道德律”乃至“绝对命令”,因而能够在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之中,将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化作“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人格化体现。这也正是,对于七中人所应具备的“绅士风度”和“淑女形象”的最好呼应。
谢谢大家,我的发言到此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