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部副主任范丽老师在升旗仪式上的讲话

作者(来源): 七宝中学     发布日期:2019-10-21    浏览次数:

SHJ_1567_副本.jpg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在刚刚过去的上海市第三届探索国际人道法辩论中,高二6班白一帆、高二9班陈欣然、高二1班毛子安、高二14班王智、高二5班宋万里、高一3班陈宇璇六位辩手过关斩将,最终在与复旦附中的对决中赢得冠军,读书节新生辩论赛也刚刚在东方绿舟落下帷幕,高一5班和高一2班登上决赛舞台,收获了属于他们的高光时刻。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公共政策类的辩题是怎样在我们的责任使命观的养成中发生作用的。

虽然说辩论是一场竞技,每一位辩手都渴望赢下战场,但是它也是一次真实的学习过程,有真实的问题、真实的情境,辩手们认真地思索:和平国家应该接受难民还是可以不接受难民、灾难中的自私应该还是不应该受到谴责,悲悯之心被触动,精神世界被愉悦,输赢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辩论就是这样,以建立冲突的形式,提供了一种认识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尔后发现自己过去的无知,所以,宝岛辩魂黄执中说:辩论是当代公民应当具有的一种基础素养。在当下的公共语境和网络世界里,确实有部分语言演变成了煽动的工具,甚至冠上了爱国主义的美名,一些忽视了真相和逻辑的语言被不断熬制,非理性的论述也被合法化,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去甄别,比如高一5班和高一18、19联队在《对恶性事件新闻背景的报道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辩题中,提到了由于对犯罪嫌疑人成长背景和心路历程的过渡报道,引起了公众的猎奇心态和偏激的同情心,致使舆论绑架司法,跟正义背道而驰。因此,虽然不是每个人都有义务成为辩手,但是每个人都被期待将思想诉诸于理性,将社会责任明晰在心里,辩论的立场由持方决定,人生的态度则由自己决定,

由此,我也想到同学们在暑期社会实践中进行的项目化学习,去了解垃圾分类、去关注居家养老的解决方案,就是一种责任和使命意识的体现。为了解决问题,我们不得不跨学科寻找观点和解决方案,优秀地辩手和学习者都应该具备这种能力,华语辩论世界杯最佳辩手詹青云,是一位博览群书的知识女性,曾经在一场辩论中从雷马克《西线无战事》、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讲到赫胥黎《美丽新世界》,辩词里打通了法律学、经济学、社会学、国际政治、哲学,她拥有无比强大的逻辑支撑以及丰富的知识储备,淡定自若、旁征博引。公共政策类的辩题就跟好的项目研究一样,都能引发共鸣和争议,没有共鸣就没有认同,没有争议就没有创新,当你在辩论《推动垃圾分类主要靠宣传教育还是执法》的时候,你可能是一个推动垃圾分类方案的制定者,通过辩论,你全面而立体地看到了柔性的宣传教育和刚性的执法在一项社会政策推进过程中发生的作用;当你在辩论《中学生近视防控重在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你可能是一名数据分析员,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找到问题的根源;当你关注对恶性事件新闻背景报道的利弊问题,你可能是一个媒体人,在探索新闻工作者的底线和良心;当你在辩论遏制校园暴力的法律类辩题时,你可能是一名法律工作者,抽丝剥茧之后,你发现了立法的空间、培养了法治思维、领会了法的精神。这不只是一种智力游戏,它甚至服务于人类的福祉,如果没有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照和反思,就很难产生真正具有影响力和生命力的观点或者解决方案。

同学们,你们正处在思维发展的黄金时期,活跃野性、向外生长,我们可以凭借着鲁莽的直觉去发现有趣的问题,求助师长和专家,辅以科学的方法,相信这将不断拓宽我们学习生涯的边界,这种拓宽,是指拓展面临多元价值的包容性,是强化应对知识进步的跨领域迁移性,是增加面对复杂问题时自我智识的流动性,是提升适应时代变迁的生命柔韧性,而这一切,责任使命是基调、是底色,是穷其一生的追求,只有这样,你才能开展出无限多的正向的可能性。

沪ICP备0605494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7746号
版权所有©上海市七宝中学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农南路22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7746号
沪ICP备060549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