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航天精神 铸造教育梦想——七宝中学高二高三党支部参观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作者(来源): 七宝中学     发布日期:2019-06-26    浏览次数:

2019年6月21日,中共上海市七宝中学委员会高二、高三党支部党员教师在党委书记胡嘉青老师、高二年级支部书记李波老师、高三年级支部书记郝莉莉老师的带领下,一行37来到了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参观学习,陆本清副院长、党群工作部李东宁部长、俞慧芹副部长、办公室综合处王晓鹏处长陪参观。


一、永远的“三大精神” 

当我们走进位于闵行区元江路3888号院本部大楼,立刻被墙壁上金光闪闪的七个大字—永远的“三大精神”所吸引。什么是航天精神?什么是“两弹一星”精神?什么是载人航天精神?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用实际行动为我们做了最好的诠释。我们在此合影留念,必将这种精神带到我们的教育工作之中。
image001.jpg

 

二、艰苦奋斗、无私奉献

参观伊始,陆本清院长向胡嘉青书记赠送了风云四号卫星模型,并与胡书记合影留念。
image003.jpg

接着,李东宁部长带领大家观看了宣传片,让各位老师对航天八院的整体规划和发展有所了解。我们看到了从毛泽东同志开始的党和国家每一代领导人对航天事业的高度重视,他们对我国航天事业的关心,使航天人共克时艰,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逐渐发展起了我们的航天大业。随后,李部长告诉我们,1960年,正是国家经济非常困难的时期,但是毛泽东同志仍然表示,中国必须要有自己的航天事业,才能在国际上说得上话、直得起腰杆。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又称“航天八院”的航天技术研究院成立了。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如今的八院从当时的外有污泥路、内有濒危房的艰苦环境,成为了中国航天事业的中流砥柱。我们无法想象这中间各代航天人经历过的艰难困苦,但我们能从中体会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甚至一个人,只要有不畏时艰、无私奉献、敢于牺牲的精神,就能够创造奇迹与辉煌。这不正是三大精神的体现吗?作为党员教师,我们的工作相对平凡得多,我们培养出一届又一届优秀的学生,使得他们毕业后能进入到各重点院校学习、深造,继而为祖国的各项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这同样值得所有的党员教师为之付出、奉献和奋斗


三、独立自主、探索创新

随着参观的延续,李部长将大家带到了一个看起来并不醒目的零部件面前
image005.jpg

据李部长介绍,这是一个航天器的连接装置,当时我国没有能力自行生产这个部件,要向国外购买,国外趁机开出了上亿美元的天价,并且只出售成品,不出售技术。在这样的情况下,研究院的工程师拼命设计、不断打磨,最终设计出了具有我国独立知识产权的连接装置,不仅为国家省下了大笔资金,更使我国在此方面的技术能与国外抗衡。

我们常说,工作中要有独立自主的精神。在航天精神中,独立自主、探索创新发挥得淋漓尽致,在新时代中,我们党员教师没有任何理由放弃自己的专业深造和求新钻研精神,我们必须要做到和学生同进步、共成长,与时俱进地培养出一届届优秀学生。


四、顾全大局、紧密团结

在院领导的带领下,党员教师一行有幸来到了长征系列火箭的装载车间参观。这还是大家第一次亲眼见到真正的运载火箭,当它们洁白、巨大、庄严的身躯呈现在大家面前时,所有人都安静了、折服了,连惊叹都只能埋在心里——因为震撼、更因为自豪。

随着解说的深入,大家基本了解了一些有关运载火箭的基础知识,越是知道其基础建构,越是懂得了我国航天国防事业发展的不易。让大家印象深刻的是讲解并没有完全讲自己人的功劳,而是双眼泛红地说到了将这些火箭运送到各发射中心时,她一路上所见到的护卫火箭的武警战士,她说:“我们发射一枚火箭,可能就是离开家一两个月,我们已经觉得很艰苦了,但是这些战士是长年累月地驻守在那里啊,冬天的时候,我甚至还能看到他们头顶上冒出的白气。不容易,为了我们的航天事业,都不容易啊!”说到这里,大家又一次陷入了沉默。在艰辛的航天路上,为了实现我国国防事业的目标、理想,多少人付出了自己的青春,甚至一生!这种生死与共、血肉相连、大局为重的革命精神,在任何时代背景下,都是值得我们坚持并为之努力的。


五、尾声

出于保密工作的要求,我们无法拍摄到研究院内部的细节,虽然没有留下很多的照片,但三大精神却深深地印刻在每一位党员教师的心中。正如我校胡嘉青书记在参观车间时的感叹:“所以说我们老师任务重,我们肩负的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这些高精尖人才的责任啊!不仅要培养他们的知识、更要培养他们的品德,假如我们教师自己不树立优秀的品德,又如何去影响孩子们?”

永远的“三大精神,既是历史的经验,更是我们党员教师前行的指南。

沪ICP备0605494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7746号
版权所有©上海市七宝中学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农南路22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7746号
沪ICP备060549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