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团委书记岑哲老师在升旗仪式上的讲话

作者(来源): 七宝中学     发布日期:2019-06-10    浏览次数:

SHJ_5570_副本.jpg

凝聚新青年·筑梦新时代

——2019年七宝中学“红五月”系列活动总结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在上一次的升旗仪式中,我们聆听了高三年级在离别之际对母校的深情告白,潘校长在讲话中提到“仪式感”的重要性,而我们也正是以每年一次支部盛会的形式,利用“红五月”的契机,在总结、回顾、交流过去一整年工作的过程中,更带领全校支部共同思考关于青年学子成长的问题,基层团支部建设的问题,也是围绕这些问题,红五月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首先,在七中大力推进“研究型高中”建设的过程中,“研究型团支部”的建设应该如何从理念走进现实?带着这个思考,今年五月我们举办了两场指向支部研究素养的活动:高二年级的支部特色活动现场展示,高一年级的支部案例征集大赛。在活动设置时,我们考虑到的是:高二年级支部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和发展,已经日趋成熟,也能在支部内形成文化特色和品牌项目。展示现场,各支部也根据自身工作,从志愿者服务工作、支部基础建设和文化建设、团学干部培训、整合社会资源、发挥团员先进性、校园活动参与等具体组织,到活动后的总结与提炼,展示了本支部的风采。在高二年级支部探索特色发展时,高一年级支部作为新建团支部,则更聚焦在过去一年中支部建设遇到的困难、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的方法、解决的策略,以此起到相互学习、促进成长的目的。从递交的案例来看,内容包括班团支部的思想凝聚工程、活动的组织开展方法、志愿服务及社会实践的有效实施、组织管理建设等各方面,涌现出了非常多的优秀案例,对于七中在支部建设中具有较大的指导价值和普遍意义。

我们相信,七中学子优秀的研究素养,不仅会在各类活动中得到大力提升,反过来也同样能促进七中校园文化的繁荣。早在2016学年第一学期的开学典礼上,朱校长提出,希望全校师生都能围绕“人文 研究 创新”核心素养的培育,开展各种讨论和研究,深入挖掘核心素养的内涵要义、精髓本质。经过两年多的探索与沉淀,我们利用今年红五月契机,在全校支部发起“研究型高中创建背景下,七中学子应该具备怎样的核心素养”的主题大讨论,从前期支部讨论凝聚关键词,到网上调查问卷八百多位同学献计献策,初步形成了我们共同的思考成果,再接下去的过程中,我们还将以支部座谈会等形式,不断丰富同学们对这一问题的内涵挖掘,不仅阶段性呈现七中学子对学校发展的思考和参与学校建设的热情,也希望主题大讨论的结果在同学们更深远的研究探索之路上发挥指导作用。

各位七中学子,“研究型团支部”的建设是七中“研究型高中”创建的有机缩影和组成,它反映出的是“人文·研究·创新”的意识延伸到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反映出“研究型高中”的创建需要贯彻在每项工作,并需要每一位七中学子的共同参与。这与打造一个优秀团支部的理念也是想通的——今年支部考核在团支部工作每月上报、月积分制度深入推行的情况下,结合上海市“未来杯”重大赛事、狂欢节等主题活动表现等,评选出先进团支部4个,特色团支部6个。因为考核的项目囊括思想引领、组织建设、文化建设、志愿服务等方方面面,因而既需要认真负责的班团干部付出心血,更需要全体班团支部成员的参与,唯有凝聚力才能体现战斗力,唯有每个班级和支部成员的全情投入,才能锻造一个优秀的团支部;而“研究型高中”的建设,除了收获丰硕成果的学子榜样,其主力还是每一位七中学子。

带着这样一种意识,我们更想在支部建设和红五月活动乃至校园各类活动中,激发出的是全体七中学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而,我们号召全体支部利用五一假期和双休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力量再微博也要有服务社会的意识;邓读会的同学们参观中共二大会址,回顾往昔峥嵘岁月;模联社荣获闵行区“十佳社团”称号,彰显学子的世界胸怀;七宝中学在5月举行的区学代会上,最高票当选区学联委员单位,全票当选主席单位,肩负引领全区学子的重大责任。

各位同学,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对孩子最大的期望是“接于世”,也就是服务社会。一个人的智慧和能力再大,最后都希望能摆脱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桎梏,理想远大了,行动就不会显得渺小,我们的生活也不再平庸;同样,研究的能力如果没有家国情怀的支撑,如果没有接于社会的意识的支持,我们的研究道路会失去方向,也不会有更强大的力量支持着我们克服一路的困难。

在今年五四百年的纪念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提出“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六点要求,这既是党和国家对于青年一代的期望和寄托,也应该成为我们明确使命方向、定位实践目标的指引,在此也和全体七中学子共勉。

谢谢大家!

沪ICP备0605494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7746号
版权所有©上海市七宝中学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农南路22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7746号
沪ICP备060549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