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很高兴回到母校参加今天的升旗仪式。今天,我想和各位谈谈我所理解的七中人文精神。
什么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的价值在哪里?少了它会怎样?因为我是学医的,所以就先给大家讲林巧稚医生的小故事。
林巧稚是中国妇产科医学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她对学生的教育向来以严格而出名。一次她查房的时候要求学生写病历,然后交给她批改。所有人的病历都堪称完美,但只有一个人拿了A。有人去问她原因?她拿出那份病历,上面有一句话:病人的额头冒出了豆大的汗珠,她很痛苦。林巧稚说:临床医生,永远要走到病人的床边。这是什么?这就是人文精神!这就是一位大师给予学生的人文教育!她通过这件小事告诉学生一个道理:医学不仅是科学,更是人学。一个医生必须要做到人文关怀。
再回到七中的人文精神,我说说我自己的故事。你们知道我高中三年最喜欢去哪里吗?是后头那幢小小的科技楼。为什么呢?因为那里有我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生导师,裴明老师。我们因课题研究结缘,一直到现在都是很好的朋友。高一我做课题头最大的时候,他和我聊科研的态度;高二我在对前途迷茫的时候,他和我聊人生的意义、职业的选择;高考的前一天傍晚,我还在他办公室里聊大学的生活。我很多人生的感悟,基本上都是从他那间办公室里,一杯茶一杯茶慢慢品出来的。所以,我想说:好的教育关注的中心点永远是人!好的教育绝对脱离不了人文精神的培育,而这种培养必定是一种日积月累的、春风化雨般的浸润和熏陶。我们都很幸运,七中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环境。这里的人文精神不是通过一次讲座或是一次读书节灌输给你们的,而是需要我们各位通过接触这里老师、同学、活动和各种各样的事情,自己去感受、去思考、去体悟、去追寻。
我们复旦的一位教授曾说: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要引导一个人,去成为一个人。先成人,再成才。各位,一个人他一旦缺失了人文精神,那将是很可悲的事情。哪怕你的技术和知识再厉害,你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匠人”。当医生的不会关怀病人,你就是个医匠;做工程师的不以人为本,你就是工匠。
人文精神对于我们的最大价值,就是它能引导我们去成为一个完整的、有情感的、有关怀也有胸怀,有责任也有担当,有眼界更有境界的一个“人”,而不是一部机器。很可惜,在这片校园外面,许多中学乃至高校都忘记了这一点。
各位,许多年后你们离开七中了,如果你说:我忘记了动能定理、多项式展开、辛弃疾他老人家的生卒年月,那不要紧;但如果你说:我忘记了这里的人文精神,我忘记了人何以为人,那我告诉你:你枉费了七中三年!
希望大家珍惜在这里的每一天。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