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在天山,何惧路远?——2015新疆家访散记

作者(来源): 七宝中学     发布日期:2015-08-31    浏览次数:

2015年8月7日,王忠平、王全忠、蔡品莲、鞠瑞利、蔡琦、王奎彩一行6人组成的七宝中学新疆暑期家访团,开始了第13次为期半个月的新疆家访之旅。
IMG_3669_b_c2.jpg

今年8月份,上海、新疆都迎来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罕见的连续高温,是名副其实的酷暑。一天高过一天的热浪炙烤着赴疆家访教师的信心,他们非但没有犹豫迟疑,信心反而经过预热升温变为决心:既然心早已在天山一方,酷暑路长又何妨?

从8月7日到8月22日,家访团成员途径乌鲁木齐市-博乐市-霍城县-伊宁市-昭苏县-特克斯县-巩留县-新源县-独山子市-奎屯市-石河子市-昌吉市等地,驱车数千公里,共访问了姜美伦、坎力曼、达布希勒图、刘佳钰、谭凯志、马磊、乔格鲁克、陈思瑶、何磊、阿依恒、胡特波力、苗媛媛、兰悦、沙洁、苏把提、再柯亚、陈钰辛、万钰羚、于冰心、侯佳池、章皓喆等共计40位学生家庭。8月20日,家访团教师与返校学生一起在乌鲁木齐集中乘火车,于22日下午顺利返回学校。

半个月的家访途中,留下了一串串让人难忘的故事:

故事一:时尚的维族老奶奶

走出博乐机场已经11点多,家访团一行在博州教育局阿局长的带领下,直奔姜美伦家,等到了坎力曼家的时候,已经是下午2点。车子刚拐过村口,大家远远看到了头戴纱巾的老奶奶站在路旁眺望。经介绍,我们得知这是坎力曼85岁的奶奶,让我们倍感惊讶的是,奶奶一点也不落伍,她脚穿黑色时尚皮鞋,还时不时拿出手机与人通话,中间还传出响亮的笑声,一点也让人看不出她是一位85岁的老奶奶。离开坎力曼家的时候,老奶奶紧紧拉住蔡品莲老师的手用流利的汉语说道:“你就是我孙女的上海妈妈,上海也是孩子喜欢的家。”虽然这里是祖国西部边陲的一个村庄,但这里并不闭塞,因为家中有在上海读书的孙女,她不仅让自己紧跟魔都节奏,也把大都市的时尚理念传递给了家人。

故事二:暑期忙碌的学习一族

家访团在乌鲁木齐访问高二(14)班侯佳池同学家的时候,他的妈妈告诉我们,侯佳池这个暑假放弃了出去玩,他让妈妈给自己找了辅导老师,帮他认真补习功课,通过这个暑假的努力,他自己感觉有很大进步;家访过程中,老师们帮他分析了他在日常学习中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给他提出科学中肯的改进措施。在霍城县清水河镇,当对谭凯志同学进行家访的时候,他的爸爸说,他刚从乌鲁木齐回家,暑假回来后就一直在乌鲁木齐补习功课。特克斯县的何磊同学、乌鲁木齐市的章皓喆同学也或在家中自学或找老师补习功课……暑期是个有众多诱惑的日子,可不少同学能保持定力,不忘自己的责任与使命,可见七宝中学的学生发展指导已经内化成学生自我规划、自主发展的动力。

故事三:勇于承担家庭重担的孝心学生

在伊宁家访时,我们得知马磊的爸爸因交通事故摔伤了腿,不能上班,家里的收入成了问题。这时,作为家中的长子,马磊主动到爸爸所在的企业上班,接替爸爸的工作,用他那还稚嫩的肩膀扛起家庭重任。在霍城,当我们打电话告知阿布沙拉姆要来家访的时候,他说他正在山里帮父母放羊,后来他乘车赶来与我们相见。此外,巩留县的妥银山、昭苏县的阿依恒、新源县的胡特波力等同学,他们的家庭在经济上都不宽裕,家中都有不少田地,他们在暑假中除了认真学习完成作业之外,还主动帮家里干农活,以减轻父母的负担。

故事四:有爱心的毕业生卡德丽亚

2006届毕业生卡德丽亚,现在自治区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工作。她不仅工作能力强,而且还有一片浓浓的爱心。和田皮山县地震发生后,她第一个想到的是她驻村工作时帮助的孤寡老人身体、生活怎么样了,当得知老人病情加重、生活困难时,她不仅捐出了个人全部积蓄,还在家人和亲朋好友中募集资金,帮助老人及时治疗、改善生活,而且还帮助辍学的孩子重返校园,目前,她正在动员募集更多的社会资源,为贫困地区的老人福利和孩子的教育奔波努力。

故事五: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叶尔尼森

2012届毕业生叶尔尼森目前在四川大学读书,我们准备到昭苏家访的时候,他正打算返校,因为他要为与同学合作创办“文化主题餐厅”做开学前的准备,当他得知我们要来家访的时候,他推迟了返校的时间,早早候在县城,邀请我们到他家做客,他的真诚和感恩让我们无法拒绝。我们耐心聆听了他的创业动机、创业经历和创业感悟,他的自主创业的胆识、能力和自立自强的精神让我们深受感动。

这是一次十分难忘的家访,不仅留下了许多难忘的故事,也让我们感慨万千:

感慨一:对新疆班同学的家访意义非凡

虽然现在电话网络通讯方便快捷,但面对面的沟通还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家访也是教育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跟学生家长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们都非常详细地向每一位家长汇报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行为表现,并亲切询问孩子家庭生活情况、暑期的学习及作业完成情况。老师们还结合我校开展的生涯导航教育及近几年内高班招生政策等方面的改革趋势,就眼下新高三学生的高考志愿填报和高一、高二同学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职业规划及选科指导等方面对家长和学生进行了详细指导和帮助。家访团成员首先向家长宣传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向家长介绍了我校近年来整体办学特别是新疆班民族教育取得的优异成绩,同时也征求家长、学生对学校教育教学的意见。这种面对面的沟通,让家长更详细和更全面地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及学校发展的状况,让家长对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更加放心。

上海和新疆虽然远隔万里,但家访拉近了家长和学校老师之间的距离,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理解。许多家长都非常感谢党的“内高班”民族教育政策,感谢七宝中学的领导和老师对孩子的关心教育,感谢老师的上门家访。家访团每到一个学生家庭,都受到了学生家长的热烈欢迎,并受到最高规格的接待,他们拿出事先精心准好的馕、奶茶、葡萄、西瓜和各种干果,甚至杀鸡宰羊招待家访的老师们。高二(13)达布希勒图,在暑期运动中不慎摔伤嘴、胳膊和腿,家访团老师给他积极鼓励并安慰他好好休养,尽快恢复身体健康,数学老师王奎彩还就如何提高他的数学成绩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对策和建议,他的父母对家访老师的到来表示感动和感谢。此后家访的每一个家庭,虽然家庭条件差异很大,但他们都用最隆重的礼仪迎接教师,用最诚挚的语言与表情答谢教师,用最美味的食品招待教师们。他们的真诚善良、他们对党和国家以及办班学校的感激之情和他们火一样的热情给家访教师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受访的学生对这次充满人文关爱的家访活动也倍感亲切和感动,他们纷纷表示,教师的家访和关心将成为他们今后学习前进的动力,自己一定会加倍努力学习,不辜负家长和老师的期望,用实际行动来报答家长和老师的一片爱心。

总之,这次家访不仅拉进了学校和家长的距离,增进了师生间的情谊,促进了家校之间的有效沟通,也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新疆的整体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了解不同的生源状况及不同学生的家庭成长环境,为我们学校进一步提升新疆同学的教育教学实效提供了更为重要的实践参考。

感慨二:学校的育人实践成效显著

这次家访,不仅增强了家校之间的有效沟通,而且也让我们亲身感受到了我校“全面发展、人文见长”办学理念和“平民本色,精英气质”育人目标引领下学校教育实践所取得的丰硕育人成果。

假期中,许多学生自觉主动的补习功课,许多学生主动地帮家人干农活,主动承担家庭责任,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学生的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主动的责任担当,真正看到了“平民本色,精英气质”育人目标的实现。除了家访在校学生,家访团成员还访问了我校部分已经毕业的学生。8月8日,家访团老师还有幸在乌鲁木齐参加了七宝中学新疆班第二届毕业生10年毕业聚会,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成为新疆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非常富有活力和创造性的骨干群体,如早已成为自己所在单位的工作骨干2006届毕业生万里、萨德胡力、有爱心的毕业生卡德丽亚、毕业后成为自治区的优秀选派生2011届毕业生古孜丽努尔、2012届在大学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叶尔尼森…… 他们对母校的感恩情怀及他们所体现出的优良品质和较强的综合素质,让我们倍感欣慰和自豪,他们的成才成功也必将激励我们以更高昂的工作热情投入到民族学生教育中,为保障新疆长治久安,为促进民族团结和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执笔:王全忠、鞠瑞利)





沪ICP备0605494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7746号
版权所有©上海市七宝中学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农南路22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7746号
沪ICP备060549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