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区高中英语骨干教师培养基地和普陀区董亚男工作室同教异构教学研讨报道

作者(来源): 七宝中学     发布日期:2013-05-09    浏览次数:

同教异构 各显风采

闵行区高中英语骨干教师培养基地和普陀区董亚男工作室同教异构教学研讨报道





58下午闵行区高中英语骨干教师培养基地学员在基地主持人施国华老师的带领下赴上海甘泉外国语中学参加和普陀区董亚男工作室联合举办的同教异构教学研讨活动。我区参加教学展示的是基地学员七宝中学的沈鹏老师。董亚男工作室参加教学展示的是甘泉外国语中学的杨云老师。两位老师使用的教材是新世纪高二年级教材 Unit 5 Great Scientists 课题:The Father of Modern Physics

沈鹏老师的课以任务型教学设计为主。他对文本的解读是从最其本的信息入手完成任务1填写爱因斯坦的基本信息卡,再层层递进至任务2 — 回答问题部分。再深入挖掘文本中导致人物成功的一些品格特征 — 完成任务3 学生讨论汇报展示。他的教学设计做到了环环相扣,并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但最后部分让学生谈谈学到了什么的题目较大,学生明显缺少词汇句型及结构的支撑。学生的冷场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杨云老师以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对文本重新编排。她从引导学生对文章3部分的分类开始进入到寻找爱因斯坦理论形成的实事再到他的生活经历信息和个人爱好及人格特征等信息的挖掘。本课亮点在于开始是以爱因斯坦网站上的图片引入引起学生要了解爱因斯坦的阅读兴趣。到本课最后的学生产出部分以学生通过对文本阅读后对更多爱因斯坦的图片配上解说词的任务。从学生的汇报中可以看到任务完成的相当的精彩。真正做到了在做中学习英语,也就是提供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进行英语交际。但是由于教师对课文的解读是从难到易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冲突。其次在教学材料的发放和教学指令发布上的次序颠倒使得学生在产出部分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在随后的探讨活动中闵行区的韩霞,王伟两位老师和普陀区的两位老师分别对两节课进行了点评。施国华老师和普陀区英语教研员秦惠康老师也对两堂课及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点评。大家一致认为这次教研活动学到很多东西,收获很大。双方商定第二次教研活动将在闵行区举行。

沪ICP备0605494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7746号
版权所有©上海市七宝中学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农南路22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7746号
沪ICP备060549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