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试是教育教学过程中必不可缺的环节,一份合格的试卷不仅能够帮助教师准确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能兼顾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么一份高质量的试卷是怎样被打造出来的呢?本周四(11月27日)下午一点,七宝中学教务处主任孙纪明老师为见习教师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试卷编制及考试评价”主题讲座,展示了考试背后神秘且艰辛的命题工作,并通过考试的试卷质量分析阐述命题的重要性和关键性。
孙老师首先以一张“新鲜出炉”的七宝中学2014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统计表切入主题,分析了构成一份考试统计表的学科、出卷人、审卷人、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等几个必要点,并根据不同学科间平行班与实验班的对比,通过详尽分析其中原因告知见习教师命题首先要了解课标和教学进度,不同年级组间背靠背命题要看过以往试卷及练习,做到心中有数,在充分掌握教学情况下着手命题。
接下来,孙老师从以下四个方面做了全面而又详细的解析:
一、试卷中常见的几个问题:试卷中出现的错题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如油印模糊、题目位置不对属于显性问题,而图形常识的不科学性则属于隐性问题;此外使用已有试卷作为考试试卷、试题跟教学内容脱轨、试题选用的不科学性等等都是试卷编制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要尽量避免。
二、试卷质量评价的标准:试卷质量评价要坚持符合教育方针,利于课程改革、学生能力培养、减轻学生负担的基本原则。考卷考查的内容主体应是学科主干知识,要有真实的场景,并符合运用性、思维性、综合性的要求。为保证试卷的公平要做到科学性、适标性、有效性(覆盖面重点突出)、规范性。面对目的不同的考试,从教育统计角度出发的统计要求要对难度、及格率、区分度、信度、效度综合运用。对于常规考试,侧重点应是平均分和及格率,而对于选拔性考试,侧重点则应放在平均分和区分度上。衡量考试质量通常也是从难度、区分度、信度、效度四个维度出发。
三、试卷编制的基本要点:要在仔细研究教法、学法、考法的基础上设计双向细目表,使之既能反映出测试目的与测试内容,又能反映出测验内容与目标、题型、难度之间的关系。命题完成后要注意审题与估分,审题主要看是否有因表达不清而导致容易引起误解的地方,估分要特别注意命题设置的陷阱对学生答题的影响。
四、试卷质量分析与评价:考试结果的基本分析,主要从试卷结构、功能、整卷和逐题难度评价、区分点是否合理等方面着手。撰写质量分析报告要做到有理有据,注意测验的目的与性质、能力要求与测验内容是否匹配,并通过对答题情况的详尽分析引发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最后,孙老师告诫见习教师:一份好的试卷是命题人员共同的心血凝聚,错误往往存在于思维惯性和大意之中,精心推敲、反向思考是提高试卷质量的主要途径。他提醒见习教师纠正一种旧有观念:好试题的集合并不一定是好试卷,既要能反映教材、考纲,又能反映学生实际和时代特点的试卷才是最好的试题。从命题到质量分析的过程是一次好的学习、研究机会,而虚心学习是提高命题技术和教学质量的捷径。见习教师们听了孙主任精心准备的讲座,才意识到“命题和考试评价”中有这么多门道,听到了一堂从未听过的好课,学到了大学中从未学过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