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选择踏上三尺讲台的新老师,都希望这方讲台能成为自己大有所为的舞台,都希望自己成为一名受学生喜欢和信赖和好老师。那么新教师应该如何安排自己的课程教学并使自己走上专业化发展之路呢?本周四(12月4日)下午一点,七宝中学李啸瑜副校长为见习教师们带来了一场“课程教学与教师专业化发展”讲座,帮助新老师们绘制了一幅蓝图。
李校长首先播放了一段美国领袖教师晋升之路的数字视频故事——原来大洋彼岸的美国同行们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自由,他们在入职初期同样要经过系统而严格的培训,几乎每三天便要填写一份图表,但正是这些图表忠实地记录下教师的成长足迹,并最终成就了“领袖”教师。国际上对于教师发展培训的交流越来越多,彼此互通有无,也使得教师培训越来越规范化、专业化。目前上海实施的见习教师培训便是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应运而生的,能够接受这样高规格的培训,我们应该感到幸运。李校长进而让每一位在座的见习教师用几个关键词描绘一下入职三个月来的体会和感受,让老师们的思绪一下子回到熟悉的课堂。“耐心”、“责任”、“尊重”、“换位思考”、“紧张”、“压力”……见习教师们纷纷倾诉着三个月来感受到的快乐与困惑,喜悦与辛酸,李校长表示很高兴看到见习教师给出的大多是积极向上的词汇,这说明大家对于这份工作还是充满信心与热情的,虽然这中间还是会有辛苦、劳累,希望大家能以饱满的热情坚持下去。
接着,李校长以一篇小学生作文导入了今天的主题,学生希望老师像“导游”,带领他们去领略不同的美丽风光,而不希望老师像“园丁”,剪掉他们不听话的枝丫,最终让他们成为只会听话的植物。显而易见的,在学生心目中都希望老师是引路人,尊重他们的人格和个性发展。李校长提醒新教师,教师应该要成为一个独特的“我”,而不是学生要你成为什么,你就得成为什么。教师的职业决定了教师应该是一门专业,“专业是不可替代的”,“专业化的教师是不能被他人替代的教师”,这就是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专业教师的原因。对一名新教师而言,要先让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站稳讲台,然后再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即不可替代的专业教师。专业教师既能熟练运用因材施教等教育技巧,更明白最好的教育是适合学生的教育。李校长结合七宝中学的校本培训课程展示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具体形态,告诉大家每个学校都有符合本校实际的校本培养,谁先参与进去,接触到先进教育理念并在教学中实践,谁就有可能成为有特色的教师。培训的核心目标是不断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能力,即课程教学能力。一切活动皆课程,课程就是有理念、有目标、有实施、有评价的活动,是一个学校的核心蓝图。七宝中学在60周年校庆时,仇忠海校长提出了“平民本色,精英气质”的校训后,学校的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以及研究型课程的配备都围绕这八个字展开。
关于如何迅速成长为一名专业化教师,李校长强调要将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有机结合。课程观是统整、开放、动态的,教学观是师生共同成长,学生观是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要以学生观为培养目标,做好课程观的规划,并严格保证落实在教学观上,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同时教师还要不断学习,超越自我,积极拓展专业空间,由专业化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化。李校长还例举了相关个案加以说明。
对于新教师,李校长特别提到了一些具体的要求:备课要充分,要备学生、备资源;上课要完整,重点突出;作业要全批全改,反馈及时;命题要多加尝试;辅导要加强,特别是现在倡导个性化教学,学生的个体差异大,适当的辅导是需要的;评价要慎重,跟学生开玩笑拿捏不好分寸可能会影响一位学生的发展。
最后,李校长以“泰迪的故事”结束了本次讲座。一位教师用爱感染了失去母亲的孩子泰迪,用爱帮助他走出生活的阴霾,最终收获人生的成功,而这位教师却说,是泰迪令她懂得了如何去爱学生,怎样当好教师。李校长还引用了浦东新区区委书记沈晓明的话语重心长地叮嘱见习教师:“一名合格的儿科医生,懂得孩子;一名优秀的儿科医生,爱孩子;而一名杰出的儿科医生,敬畏孩子。”将其中深意类比到教育事业中,道理是一样的。此次讲座令见习教师们深受感染和启发,未来的路还很长,如何使自己成为一名专业的教师,对学生产生强大的向心力,还需要我们这些年轻的教师投入生命的温度,慢慢探索与体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