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节课不难,上一节好课也不难,难的是上好职业生涯中的每一节课。2015新年的第一次讲座,基地聘请了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厚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曾任高中语文教研组组长、年级组长等业务职务,并常年奋战在高三语文教学第一线的七宝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沈乃萱老师,他结合自己几十年积累的教学体验就“怎样为师”给接受培训的见习教师作了一堂“上一辈子好课,做一辈子好老师”富含深意、催人奋进的主题讲座。
沈老师以一则“护士与医生”的小故事作为开场,讲述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利用手术时使用的纱布数量来考验护士是否能够不惧权威,真心实意地站在病人的立场来完成自己的工作。沈老师将这一故事精髓浓缩为“敬业”二字,这是教师搞好教学的前提。也许未必每一位走上三尺讲台的人都能做到发自内心的热爱,但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便要对得起学生,更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这绝对不是上线,而是底线。新教师要做到理性认真地看清自己,对自身存在的优缺点了然于心,千万不要带着情绪上讲台,这是十分不明智和忌讳的。搞好教学的另一重要前提便是勤于思考,明确教育的重大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学科基本知识、技能,令每个学生发挥最大潜能。他引用著名教育家何应修先生的一句话:“如果连应考能力都没有,何谈素质?”高考依旧是每个学生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道关口,只有帮助学生在考入心仪高校的同时兼得人文素养,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为此,执教者要树立两个全局观念:从纵向来看,教师不但要抽时间阅读大量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还要阅读与教材相关的参考书:如高中教师首先应熟悉初中教材,并尽快熟悉后续教材,即对学生“学过什么”和以后“要教什么”了然于心,还要熟悉毕业会考和高考试题,把握最新的考试动向;从横向来看,要注重学科交叉,文科老师要阅读科学著作,理科老师要多涉猎文学作品,从而培养自己更宽广的视野。沈老师以语文试题为例,分别涉及到了数学学科的《九章算术》、物理学科的“岸壁效应”和“空吸现象”、地理学科的“喀斯特地貌”、化学学科的溶洞形成原因,一个知识面丰富的老师,自然能带领学生旁征博引触类旁通,由同一道题目举一反三,让学生学得更加扎实。
关于见习教师普遍非常关心的备课问题,沈老师给出了两条原则:一是目标要明确,二是课无定法,但一定要突出重点和难点。做到课堂引入由浅入深,难点突破深入浅出,强调当堂内容当堂掌握,课外作业少而精,批改作业要能发现漏洞。沈老师特别指出,不要害怕学生犯错误,更不要因为学生“屡教不改”而灰心丧气,因为“学校就是学生犯错误的地方”,教师要能有容人之量,一切为学生的身心共同发展考虑,使自己逐渐成为不仅能够教书、更能够育人的教育者。努力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充满爱心的看待学生,平等、宽容的对待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先天条件不好的孩子,他们往往心理脆弱,需要老师更多的关心和爱。同时他也传授了自己的一些“锦囊秘籍”以帮助新教师们在工作初期免于“好心办坏事”,如因学业或生活习惯上批评学生时,要尽量注意批评的语言艺术,切忌抬高自己或自己的亲朋好友而贬低学生,切忌以粗俗的语句指出学生的错误;相反,应该点到为止揭示出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上所犯的错误,并给予一定的改正与发展方向。在肯定学生优点的同时,毫不包庇地揭露他们身上所存在的不足,这是作为一名“人师”所必须具备的教学艺术。
讲座最后,沈老师特别强调事业的成功、生活的幸福都建立在身体“健美”的基础之上。时下手机、电脑大行其道,工作、学习之余,年轻教师们大都沉浸在网络与信息科技的休闲方式之中,很少有教师会定期参与室外体育活动。沈老师鼓励新教师们在空余时间要参加体育锻炼活动,使自己拥有健康的身体和美丽的身材,为自己的工作、生活提供健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