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好教师”是一个最朴实的问题,任何一位教师对这个题目值得用一生去思索和实践。尤其对于我们新教师而言,“做一名好教师”有着更为非同寻常的意义,它不仅是让新教师站稳讲台的基础,更是照亮新教师未来发展道路的指明灯。本周四(10月29日),文来初中柏彬校长结合文来中学的办学特色与28位见习教师就“如何做一名好教师”推心畅谈,同时,也对各位见习教师的育人之路寄以殷殷期待。
柏校长的发言从“教育动机”出发,他认为,“为什么要做教师”是教书的内在动力,是隐藏在教师教学行为之后的推动力,更是判断一个老师是否合格的首要因素。因此,做一名好教师,首先要有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并在长期的规划和实践中实现自己的职业成长:由追求个人成就到担当学校责任,由谋求学生的发展到为了每 个学生的发展,至此,爱学生成为一种内在的文化自觉,这就是教育的本源,最单纯的教育梦想——发自内心地爱每一个学生。由此,也构成了文来初中“民主、平 等、包容”的校园文化建设主题。
柏校长在讲座中特别指出,入职后的前三年是事业发展的关键阶段,他鼓励各位见习教师主动承担,努力争取,为今后的专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教师的专业水平发展中,专业功底和专业技能是可以凭借经验的积累实现,而一个教师的灵魂——专业素养,则是一个以人格影响人格,以素质造就素质的过程,正如大教育家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柏校长用文来初中四个鲜活的教育案例说明,一个老师的专业素养首先体现在他的学生观上,尤其是他对待差生的方式上。“……因此,越是成绩不好的学生,我们越要着重培养他们的个性特长和保护好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和兴趣点,在初中阶段,这些做好了,他们的将来不会不好。”在柏校长娓娓道来的教育案例中,见习教师也明了和学习了文来初中的“学生观”:(1)教师应当公平公正地善待每一位学生,做到“敬畏生命,静待花开”;(2)尊重学生的差异,“玫瑰是玫瑰,荷花是荷花,只要观看,不要比较”;(3)教育教学要立足学生的长远发展,“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基”。他将每一位学生都比作一粒种子,而教师的职责就是每天观察每一粒种子的变化,最终让每一粒种子都开出最美的花朵,结出最好的果实。这既是对文来初中办学理念和学生观的阐明,又是对见习教师的勉励和期望。
最后,柏校长就人际关系问题,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对各位见习教师表达了三点殷切的期望:(1)希望大家都包容大度,不争名争利,不斤斤计较,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人人皆师父,虚心向别人学习,学做人、学做事、学技能、学交流、求进步;(2)希望大家要维护团队,勇于担当团队责任,不搞小团体,做到尊重 人、平等待人、善待学生,同你身边的每个人做到“等距离交往”;(3)希望大家注意礼仪礼貌,为人谦和,多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特别是对问题学生要认 真研究,逐步改变他,真正做到爱学生,就得把问题学生看作是检验自己职业素养的试金石。
柏校长劳心谆谆,视人如子,举善而教,见习教师受教于心,“满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