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新教师都会或多或少地面对棘手的学生及学科问题,为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进一步加强与青年教师的沟通与交流,提高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4月28日下午,培训基地邀请闵行区金奖班主任、2014年闵行区师德标兵陶丽蓉老师,青年教学骨干、化学创新竞赛优秀辅导教师周国亮老师,以及培训基地的2014届优秀新教师王彩奎师姐亲临现场,与见习教师们进行面对面交流。三位前辈结合自身实践,就教育管理、教学方法、学科竞赛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并从不同角度谈了对教育工作的体会,建议青年教师克服困难和压力,立足本职工作,认真钻研,全心全意投入教学工作。
“要当好一名班主任,我的理解是要用“心”。这个“心”,是爱心,信心,责任心和恒心,也是细心,耐心和童心”,陶老师如是说。“班主任的工作凌乱而琐碎,有时即便付出很多精力和心血也未必见得有成效,所以班主任应尤其注意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技巧,换位思考,以心换心。更重要的是,在全身心扑在班级的同时时候,不要忘了自身职业的进步与发展,珍惜自己的工作体会,将其转换成随笔文字。”班主任坚持写随笔是“自我发展”或者说是“提高专业化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因为教育随笔的写作不仅仅是单纯的写作,它必然伴随着实践、阅读与思考,特别是“思考”,对于教师来说尤为重要。人们常说“一个作家应该同时是一个思想家。”那么,同样的道理,任何一位教育者都应该同时又是一个思想者,班主任的随笔写作,便是教育思考的很重要的途径,写作的过程,就是我们反思、审视、总结、提炼、升华自己的教育实践的过程。当一位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一边实践一边思考一边记录时,他已经进入教育科研的状态了,而且这种研究带有鲜明的人文风格与个性化色彩。这是新老师结合自己的实践进行教育科研的最佳方式。
如何将培训的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做一个“乐教乐学”带出成绩的新老师?王奎彩学姐将自己一年来打拼摸索的经验倾囊相授。首先,勤于听课学习。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听课并不是简单的听老师的教学内容,而是教学意图、教学设计,在听课的过程中更要认真观察并做适当记录。听课不仅要听,还要看,捕捉授课者和听课者每一个动作、语言和表情,记下每一个教学环节和方法。在听课之后更要及时积极的思考,多对比,多反思,准确客观的评价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劣,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取长补短,博采众长其次作为一名教师,开课、磨课是我们的必修课,学会调整心态乐在其中,而不是看成负担,从每一次的开课中提高,从每一次的磨课中总结经验,不断进步、提高。
抓好学科竞赛的关键是要对自己有理性的定位,周国亮老师如是说。化学是纯理科性质的学科,理科竞赛注重的就是对思维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老师一味地去做难题、教难题。而如何激发学生课题研究的兴趣呢?周老师建议要不断地用新的知识去刺激学生的思维,尊重并赞赏学生的智慧与能力,在“寻找最好的吸附剂”的课题活动中,学生提出的“废报纸是最好的吸附剂”的想法打破了老师甚至科研人员曾经固守的“纳米材料具备最优吸附性能”的观念,由此可见,学生的创新潜力是无穷的,教师需要欣赏并呵护学生的成果,不断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优点,也有自己的不足之处,不要因为学生在课堂上懂的比你多,就千方百计的去掩饰,其实越掩饰越拉远跟学生的距离。相反,学生也会很宽容的去接纳你,才能达到师生共同进步的效果。拥有创新性的专业知识,才能保有永恒的个人魅力,这是能让我们走的更远的有力支撑。
接下来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三位老师与见习教师们进行了广范围、深层次的交流,如有效进行家校沟通的方法,处理学生恋爱现象的方法,如何实现有效课堂互动,课题研究需要注意的基本事项,如何解决学生的两极分化问题等,见习教师们有机会将自己工作中的困惑和盘托出,并得到有经验的三位老师真心的指点和帮助。时间在融洽的气氛中总是过的很快,交谈结尾,班主任卿老师鼓励大家没有解决不了的矛盾,办法永远比困难多,并给见习教师提出两条建议:第一,年轻人不要盲目冲动,遇事冷静,才能及时寻求别人的帮助;第二,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韬光养晦,忍耐而坚持。卿老师欢迎见习教师们遇到若有难题来七宝中学向老教师们讨教,七宝中学永远向大家敞开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