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七宝中学见习教师培训基地第一次培训:“语言——地域文明的缩影”

作者(来源): 七宝中学     发布日期:2017-02-28    浏览次数:

0C7A7166.jpg

2017新年伊始,七宝中学见习教师培训基地开展了第一次培训活动。基地请来了具有丰富教育教学与社会实践经验的孟小康老师来给见习教师们分享“上海话”的魅力及他自身数十年来的教学感悟。孟老师从教数十年,编写了三十多本教材,涉及教育教学多个领域,长年在各区县中为广大教师分享教学感悟与人生经历。
0C7A7170.jpg

孟老师首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广大见习教师:老师的一言一行,将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这个影响可能是一辈子的。孟老师首先讲述了他自己名字的由来。当时的小学老师邵美娟,瓜子脸、长辫子,她为孟老师改名,从“孟春康”改为“孟小康”,在上海话中谐音“梦小康”,邵表达她对孟老师未来美满生活的祝福。孟老师谈及,当时这位老师的关怀给自己莫大的鼓舞,产生了一生的影响。无独有偶,高中陈老师勉励当年的孟老师要博览群书,争做一名“杂家”,博古通今。而这也正成了孟老师毕生的追求,而这也正成就了如今博学多闻的孟老师。

其次,孟老师建议见习教师:作为教师,应该考虑如何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何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处处留意皆学问。”如果买车,你首先了解汽车标志内涵。中国二十四节气与农作物的种植和管理。天气变化与劳作、穿衣、防病等密切相关。了解中草药知识,可以增长中医知识。多看文学作品,特别是名著,可以使你的知识渊博。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我们学习的课堂。收集各种票证、商标、门票等都十分有意义。

孟老师谈及,方言是母语,是约定俗称的语言,传承的是地域文明。因此,上海话对于上海学生老师反映了上海曾经的生活情况与文化内涵。孟老师回忆起初中地理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难记的地理名词结合上海话编成顺口溜分享给当时班上的同学的场景,当时的老师将阿根廷的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谐音为上海话“玻璃木梳眼泪水”,妙趣横生。时至今日,已过花甲的孟老师仍能脱口而出,可见这位老师的教学智慧。孟老师提醒见习教师们:“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最后,孟老师给我们纠正了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礼节性错误。例如,“谢谢”的手势应是抱拳的手势,左手在上,右手在下。这给我们年轻的青年教师提了个醒,作为老师,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语与形象,包括每一个词汇的使用与每一个动作的展现。

班主任卿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点评,他谈及孟老师的讲座没有高谈阔论,没有豪言壮语,都是实实在在的生活经历,这也是为人师表所必需的。


沪ICP备0605494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7746号
版权所有©上海市七宝中学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农南路22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7746号
沪ICP备060549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