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与教材教法——七宝中学第六届见习教师第二学期第三次集中培训

作者(来源): 七宝中学     发布日期:2018-03-19    浏览次数:

为指导新教师更好地理解教材教法,提升见习教师课堂教学经验,3月15日下午,七宝中学资深语文教师沈乃萱老师给见习教师们作了课堂教学与教材教法的精彩讲座。讲座的内容包括沈老师对教师角色的认识、做一名好教师需确定的两大观念,以及做好教学需抓住的四个环节。沈老师对教师教育教学的阐述深入浅出,结合自身从教经验和诸多事例,讲解生动而又深刻。
0C7A4766.jpg

在讲座的开始,沈老师结合“做一名称职的教师”这一话题谈了许多自己的感受,他认为“教师这个职业是特殊的职业,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因为沈老师自己在求学时代,这个重要的成长时期,就享受过多位教师美妙的教学时光,这些教师对其影响极为深刻,致使其自己作为教师能有良好的传承。教师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认真完成自己的工作,要爱岗敬业,他讲了一个女护士秉持责任心,坚持挑战外科权威专家的故事,教导新教师们用高度的敬业精神“武装”自己。同时,他认为教师应以“成为一个德艺双馨的人”为目标,举了汪曾祺看牙医的例子,说明不同行业的人也应具备一定的人文情怀。

沈老师认为,新教师需确立两个观念:一是时代需要智慧型教师,21世纪对教师有着高要求,教师应有丰富广博的知识;应热爱生活,关注社会,与时俱进;应勤于思考,思维缜密。二是立足全局,放眼未来。对于教师的知识面,沈老师举了华罗庚、苏步青、杨振宁、鲁迅等诸多大家的例子,为了说明文理学科相通,学科教师涉猎其他方面的知识,会对教育事业有更深刻的理解。又举了高考题,学生习题中跨学科问题的几个例子,直观阐释了作为教书育人者的教师,具有丰富知识储备的重要性。对于社会的关注,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使得老师作为与“人”沟通的职业,不至于与学生脱节,从而失去话语权。而学生更尊重雅,更欣赏深刻,而非肤浅,这使得教师对社会,对生活的思考变得有意义,唯有“教师的大脑善于思考,才能培养出学生善于思考的大脑”。对教师应立足全局,放眼未来,眼光宜放长远,应尽可能了解未来学生可能参加的考试,题型,了解教育发展的趋势,教材的改变。新教师应该拜师学艺,在听课实践中成长。
0C7A4770.jpg

对于教学与教法,沈老师强调了四个环节:备课,上课,反馈和反思。教学应从备课抓起,每堂课都要定好明确的目标。应吃透教材,把握教学重难点,他认为,重点内容需有一定的板书以提示学生注意,而难点的攻克在于启发学生理解,帮助学生突破。在备课过程中应了解学情,同时通过批改作业和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切不可过分依赖教参。年轻教师应认真对待教案,写教案“宜细不宜粗”。对于上课这个环节,沈老师指出,上课无定法,但教学中有共通的东西,重要的前提是希望教师每次都心情愉快地走上讲台。在课堂上,教师应在紧紧把握目标的前提下自由发挥,从教材出发,不应照本宣科,也不应抛开教材,海阔天空,“自由”在于教师调动知识储备和课前充分的准备适度地往深,往广拓展。应做到温故知新,举一反三,尊重科学认识规律,由浅入深。另外,要不断锤炼讲课语言,语言应以明白准确为基础,逐步精炼,再追求风趣幽默。反馈环节中,布置的作业要少而精。同时,教师要时常对自己的课,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适当做好记录。

最后,沈老师指出,应充分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做一个智慧型教师。教师应激发孩子的自信和追求,长者的鼓励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应减少指责,学习爱护性的批评,切莫侮辱人格。热爱生活,关注时代发展,老师在慢慢变老,而学生永远年轻。教师要研究初中,高中教材,注重知识的内、外在联系。怎么传授好知识,引导学生学习,值得我们每位教师认真研究。


沪ICP备0605494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7746号
版权所有©上海市七宝中学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农南路22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7746号
沪ICP备060549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