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4日下午1点,七宝中学第八届见习教师第六次集中培训,暨“谈山海经——讲讲上海和上海人”的上海文化漫谈课程,在东一阶梯教室如期举行。本次培训由七宝中学朱永庆老师主持,七宝中学工会主席叶玮老师主讲。叶老师带领见习教师从“上海话、上海风俗、上海风俗、上海老马路”四个方面认识上海本土文化,帮助来自全国各地的见习教师了解上海、融入上海。
伴随着悠扬的评弹以及沪剧,叶老师首先向见习教师介绍了上海话中的问候语、称呼以及常用俗语。学员们积极响应,不仅学习了“大家好”、“再见”、“新年好”等问候词汇的上海方言,还学习了和教育领域息息相关的“老师”、“学生”、“七宝中学”等经典词汇,此外还学习了时间、季节等常用词汇。学员们认真模仿上海话的发音,现场气氛热烈。
紧接着叶老师分享了老上海人的生活习俗。她指出,上海人最重视的中国传统节日是春节和中秋节。在春节,上海人往往会制作八宝饭、蛋饺、汤圆、竹笋烧肉等美食;而在中秋节,鲜肉月饼、煮毛豆、煮芋艿、鸭汤、大闸蟹则会成为时令美食,种种风味美食令现场学员垂涎欲滴。当然生活习俗不止美食,叶老师介绍了上海的婚葬习俗,这也是上海风俗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接下来,谈到上海人,叶老师自身作为一名老上海人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她将上海人的特点概括为“有规则意识”、“有契约精神”和“热心”。她用排队这个细节问题,以小见大,说明上海人都喜欢按照规矩做事。叶老师也鼓励大家成为上海人口中“拎得清”、“有腔调”的人。
培训最后,叶老师分享了自己年幼时生活在老式弄堂里的生活情景,并为学员们推荐了武康路、愚园路、建国西路、复兴路等上海老街。这些老街是了解上海的一扇窗户,叶老师期望大家可以周末约上朋友、同事去老街走走,选一两家小店,坐下来看看景,看看人,品尝一下“上海滋味”。
一堂培训下来,学员们听得津津有味,对上海的感情进一步升温。在培训最后,朱老师总结到:上海方言中保留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做老师想要研究学生、了解学生,了解上海话、上海风俗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见习教师单单从事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还应当逐步学习并接纳上海文化。希望年轻的教师能够将在教学水平和精神文化两个层面站稳讲台、站好讲台。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生活处处皆学问,祝愿见习教师能够早日融入上海,承担起时代赋予各位的重任,与时俱进,因地制宜,科学育人,用心、用情做教师!
作者:郭幸君
责任编辑:蒋凤丹
摄影:孙俊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