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择之,则爱之——记七宝中学第八届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第七次集中培训

作者(来源): 七宝中学     发布日期:2019-11-25    浏览次数:

2019年11月21日下午1点,七宝中学第八届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第七次集中培训,在东一阶梯教室如期举行。七宝中学副校长、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刘树田老师,结合自身近四十年的教学经验,并总结前辈贤达的优秀成果,从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维度、境界、途径四个角度,为学员们带来了一场内容丰满、生动平实的讲座。
SHJ_7141.JPG

讲座伊始,刘校长满怀深情地谈到自己从教生涯最深刻的感悟,那就是“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行,那就爱她一辈子”,这是作为一名教师的初心和使命,也是立德树人的根本。自己无论处于怎样的位置,最喜欢的始终还是给学生讲课,这是一名资深教师灵魂深处的温存。
SHJ_7149.JPG

刘校长灵活地运用自己从教的物理学科知识,将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划分为内驱力和外驱力两种,其中内驱力来自于自我内心安身立命、满足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外驱力则来自于学生不竭的活力、学校开设的广阔平台和国家的政策支持。刘校长尤其强调与学生接触可以使自己始终保持年轻的心态、旺盛的生命力和无穷的好奇心,这是教师相较于其它职业最重要的独特性。只有内外动力和谐共振,才能使教师始终保持良好的职业心态,获得幸福的职业体验。
SHJ_7145.JPG

接着刘校长用充满理科思维的示意图,展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个维度:宽度、高度和深度。宽度需要教师拥有丰厚的学养,兼具专业功底、教学技能和宽阔的眼界;高度是指教师应有合理的职业发展目标,向更好的教师角色转化;深度则要求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素养,无论是文科教师还是理科教师,都应拥有基本的人文教养、科学常识和教育哲学。
SHJ_7142.JPG

刘校长又化用冯友兰“四重境界”的哲学理念,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划分了三重境界:功利的、道德的、审美的。功利境界是不可忽视的,没有成绩就没有当下;但教师发展不能只追求功利,要追求绿色教育,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要达到更高的境界,需要无止境的学习、不懈的反思以及高水平的教科研。
SHJ_7143.JPG

最后刘校长借用郑板桥的诗,抒发了一名教师应坚持一生的教育理想:“三十年来教学子,日间教来夜间思。铅华洗尽呈素姿,教到生时是熟时。”
SHJ_7138.JPG

聆听讲座的学员们深受刘校长的鼓舞,不仅更加坚定了自身理想信念,而且也对个人职业生涯未来的发展规划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衷心祝愿各位见习教师在未来专业发展的道路上,以刘校长及诸多卓越的前辈教师为楷模,不断提升、超越自我,成为一名专家型、乃至教育家型的教师。

 

作者:赵振皓

摄影孙浩俊


沪ICP备0605494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7746号
版权所有©上海市七宝中学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农南路22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7746号
沪ICP备060549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