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新”课堂实践,探索数字歌唱教学——2024年闵行区中学音乐(艺术)教学研讨活动在七宝中学举行

作者(来源): 七宝中学     发布日期:2024-05-11    浏览次数:

基于“双新”课堂实践

探索数字歌唱教学



2024年闵行区中学音乐(艺术)

教学研讨活动在七宝中学举行


2024年5月8日上午,闵行区中学音乐(艺术)教学研讨活动在上海市七宝中学顺利举行。本次研讨主题为“基于‘双新’课堂实践,探索数字歌唱教学”,立足高中音乐“双新”课程,结合数字化教学手段对歌唱教学进行创意教学与实践探索。

在上海市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闵行区中学音乐(艺术)学科教研员施红莲老师的带领下,闵行区全体中学音乐(艺术)教师100余人及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师苏杭博士、教师赵婉婷博士携华东师范大学音乐教育系研究生50余名参加了本次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由上海市七宝中学艺术教育中心主任诸可汲老师主持,分为领导致辞、教学展示、教学研讨、专家总结等环节。


领导致辞

首先,上海市七宝中学党委书记、校长朱越老师向莅临现场的领导与教师们、学生们致欢迎辞。

朱校长介绍了上海市七宝中学以“人文、研究、创新”为理念的美育教育现况与展望,以及积极而又昂扬的艺术教育中心团队。在全体师生的努力与探索下,七宝中学的美育教育已经渗透于学校办学实践的各个方面,形成浓郁而富有品味的美育教育氛围。

朱校长还亲切地提到,曾观摩了由施红莲老师指导并带领的中学音乐教师室内合唱团共同参与的2023年闵行区庆祝第39届教师节展演、以及2024年闵行区庆祝“三八”妇女节展演,同时向闵行区中学音乐教师团队致以美好的祝福。


教学展示

本次教学展示课题为《重唱组合——曼妙的和声》,由上海市七宝中学的林梦石老师执教,授课班级为七宝中学高二(1)班。本课源于高中音乐教材必修2《歌唱》的第四单元《响遏行云》,核心内容聚焦于多声部歌曲重唱和阿卡贝拉的学习与探索。展示课为教学单元的第2课时,在高中歌唱教学的基础上,尝试探索融入数字化教学,邀请课堂AI小助手协助课堂教学。


一、导入环节

林老师以学生们熟悉的上课铃作为引子,通过多声部演唱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到重唱的艺术情境之中;随后,林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观看了课前回顾视频,多位学生通过视频录制的方式对林老师上节课所布置的中外歌曲作品的鉴赏与喜好度评价进行了阐述,由此,通过课前调研与团队合作进行作品鉴赏的方式,顺其自然地将学生们引入到了本堂课的新授环节。


二、新授环节

林老师引导学生们感受了《一窝雀》、《蝴蝶与花朵》(国王乐队演唱)等中外经典歌曲中丰富和谐的人声音响,对比聆听同一首歌曲的不同重唱版本,进而切入到非时意音节这个知识点,不断引导学生探索不同声部的进行方式;随后,进一步带领学生深入重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阿卡贝拉的音乐文化和历史发展,并以同样是由国王乐队演唱的《狮子王》主题曲“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中的副歌段为材料,带领学生尝试通过三声部纯人声的阿卡贝拉演唱形式,同时将学校拓展课“魅力人声”的同学们也“请”进了课堂,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与现场学生们共同演绎,结合领唱同学的主旋律与林老师的BeatBox人声打击乐配合,学生们通过歌唱表现出了和谐而又立体的纯人声版“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


三、拓展环节

林老师又进一步带领学生欣赏了几首中国风的阿卡贝拉重唱作品,学生们聆听后感同身受,也想以自己的演绎来对戏曲元素作品进行阿卡贝拉版本的改编;随后,林老师带领学生们共同组织了和声组、律动组与演唱组,进一步通过三声部的阿卡贝拉形式演绎了《光亮》中的戏曲部分,林老师则通过十六分音符为主的BeatBox节奏型为学生们进行伴奏,师生舞台上的共同演绎迎来了现场观课老师的阵阵掌声。






最后,林老师对本堂课进行了总结。本节课中带领学生一起感受了阿卡贝拉的魅力,体会了中西音乐交流的纽带,在课程的环节设置和教学理念上也是中西结合,希望能够进一步引导高中生在体验美、实践美的基础上,了解音乐与文化的联系,从人文角度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从深度学习的角度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和合作意识,进而促进学生对于音乐艺术的文化理解。


教学研讨


一、案例分享

七宝中学艺术教育中心主任诸可汲老师以“‘新课程、新教材’背景下的高中数字化歌唱教学实践与探索”为主题,从高中音乐学科核心素养解读、高中音乐新教材中关于歌唱教材的曲目梳理、以及上海市七宝中学正在推进实施的各类歌唱课程实践与大家进行分享。

首先,高中音乐学科的核心素养-审美感知指的是学生在音乐鉴赏的过程中能够听得懂音乐音响、看得懂简谱五线谱、辨得出音乐风格;艺术表现指的是学生能够唱得准经典歌曲、演奏得了课堂乐器、创编得出旋律和声;而文化理解则是在审美感知、艺术表现的基础上,逐步使学生能够感悟到音乐本身的文化价值、热爱我们的中华民族音乐,并尊重世界音乐文化的多样性与丰富性。

随后,诸老师介绍了12册高中音乐新教材,分为必修6册与选修6册,并对展示课的这一册教材必修2《歌唱》进行了深入的解读。他指出《歌唱》教材的曲目比例相对均衡,作品的形式、风格也较为多样化、丰富化,能够为学生提供多维、全面的声乐作品鉴赏与歌唱实践体验。

接下来,诸老师又进一步分享了七宝中学在实施歌唱教学方面的经验,涉及了基础型课程中的音乐课歌唱教学、拓展型课程中的音乐制作课教学、活动型课程中的合唱团发展,并将合唱团的建设经验也分享给了现场的每一位老师。最后,诸老师以七宝中学三首校歌的悠扬乐声作为分享的尾声。


二、教师评课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闵行分校的王鲁彦老师、上海市金汇高级中学的杨光老师对本节《重唱组合——曼妙的和声》展示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

王鲁彦老师提炼出了《重唱组合——曼妙的和声》展示课中林老师所使用的两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对比聆听”和“潜移默化的审美感知”。

王老师指出,这两种方法有助于增强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兴趣。通过比较不同版本的音乐,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的独特性;而潜移默化的审美感知则通过深度体验和模仿,使学习知识自然转化为艺术表现能力。阿卡贝拉则是林老师所使用的有效教学工具,特别是在展现团队协作和创造性思维方面,使所有学生都能在团队中找到自己的角色,共同创造和谐声音。这种方法不仅促进了学生专业技能的发展,而且也促进了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杨光老师提到,本节《重唱组合——曼妙的和声》展示课旨在尝试并探索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提升高中音乐课堂歌唱教学的效果和吸引力。林老师的课上,表象呈现的是学生参与重唱与阿卡贝拉的演唱形式,而教师通过使用多媒体和技术辅助工具使得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更为深入与透彻,兴趣也更为浓厚。

杨老师又进一步强调,音乐教育不仅仅是教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品格和关键能力。林老师的这节歌唱教学课不仅能够促进全体学生的艺术素养发展,也能够引导学生在艺术表现的过程中对本民族的音乐文化有着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杨老师建议中学音乐教师们利用现代科技工具改善教学过程,注重个性化评估和跨学科学习,同时呼吁教师和学生追求简单自然的教学风格,强化课程的人文关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专家评课

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师苏杭博士对本节《重唱组合——曼妙的和声》展示课进行了高度的评价与赞扬,他表示本节课成功的核心在于引入了人工智能(AI)教学等先进技术,进而提升了音乐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

同时,苏博士还强调了备课质量的重要性,并提倡使用选择性关键问题替代开放性问题,以便更精准地聚焦教学重点,加深学生对音乐特性的理解。此外,苏博士还探讨了人工智能在音乐教育领域的应用潜力,旨在通过人工智能的辅助来促进更为丰富和高效的教育体验。

同时,苏博士也指出了教学实践中实现学习真实性和针对性的重要性,为了实现有效的学习,建议采取螺旋上升式和渐进式的反馈策略,来深化和拓展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通过提问、示范、反馈的循环,促进师生间的互动,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专家总结

上海市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闵行区中学音乐(艺术)学科教研员、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施红莲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点评与总结。

施老师重点阐述了如何在高中音乐课程中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她介绍了两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对比聆听”和“潜移默化的审美感知”,指出这些方法有助于增强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兴趣。通过比较不同版本的音乐,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的独特性;而潜移默化的审美感知则通过深度体验和模仿,使学习知识自然转化为艺术表现能力。

施老师同时对《重唱组合——曼妙的和声》展示课中教师所使用的阿卡贝拉元素表示认可,阿卡贝拉是一种有效的、时尚的教学工具,特别是在展现团队协作和创造性思维方面。施老师还强调了这一艺术形式中的规则与自由度,并提出了分层教学法的重要性,使得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团队中找到自己的角色,共同创造和谐声音。这种方法不仅促进了学生专业技能的发展,而且也加强了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他鼓励教师持续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勇于创新,引入新鲜的教学内容,以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发展。最后,施老师对现场每一位与会的教师和华师大音乐学院的研究生们都表达了殷切的期许,希望大家能够在自己的学科领域里开辟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素材:艺术教育中心

编辑:孙浩俊

核:杨   睿

微七中【第1542期】



沪ICP备0605494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7746号
版权所有©上海市七宝中学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农南路22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7746号
沪ICP备060549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