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沟通技巧与助人程序
2019年5月22日晚上6点,“青年教师生涯成长工作坊”第六课如期开讲,本次授课主题是梅晓菁老师主讲的《生涯沟通技巧与助人程序》。
梅老师首先通过《心灵捕手》的短片让各位老师在观影的过程中了解到阻抗的心理、人本主义咨询以及理智上的知晓和情感上的不接受,从而引发了大家对于生涯规划师的素质要求的思考。
在列举了一些生涯规划师的素质要求后,梅老师以学生的咨询中出现的对话为案例,让各位老师思考了倾听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为各位老师提供了许多助人的技巧。一开始梅老师呈现了不同的情况下学生的自然反应图,通过观察,大家从更细致的一面去了解了学生在面对老师时候的心理。然后让大家分为小组参与到模拟综招面试的活动中去,请一位老师作为学生,两位老师作为面试官,让其他老师观察面试官根据学生的作答流露出来的神情和展现的姿势。让各位老师在换位思考的过程中去了解学生的各种反应,也在今后的谈话和教学中注意到自己的方式方法。接着梅老师又给出了一些学生经常会说的一些带有情绪的句子,让大家去用不同的情绪表达,在听的层次方面给予大家更深的理解。
讲解完“听”的技巧,梅老师又讲述了“说”的技巧,包括:如何简单地重复语句来表达倾听;如何通过时间、人物、情况的具体化来帮助学生清楚、准确地表达,在小组进行的角色扮演训练中,虽然大家犯了不少错误,但在梅老师的悉心提醒下,后续的小组对言语的使用也注意到了更多的细节;如何从内容、感受和期待三层次层层递进地共情,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理解;遇到喋喋不休的学生,如何利用倾听式总结调整咨询节奏;通过生命线的练习,让老师们体会了如何更好地使用告知技术,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纳老师的意见;最后梅老师指出,在生涯咨询中,我们可以多用反馈,少用评价,多用开放性提问,少用封闭性提问。一次简短的与学生的谈话也足以体现一个老师的能力,通过此次的心理培训课,大家受益匪浅,收获颇丰,诚然,作为一个好的教师,仅仅成为教书匠是不足够的,心理课程的学习也让青年教师在成为优秀的教师的路上,更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