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8日晚上6点,“青年教师生涯成长工作坊”第四课如期开讲。本期授课主题为鞠瑞利老师主讲的《从职业专业变迁看生涯教育》。
鞠瑞利老师首先以“口红哥李佳琦”为例,介绍新兴职业的涌现,引出今天生涯教育的主题。鞠老师在对生涯教育的理论进行简单梳理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生涯混沌理论”,帮助青年教师认识到生涯发展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对学生而言,让他们意识变化是世间永恒的主题,无论是职业还是专业,都在发生变化,人生是一个动态、开放的、非线性的发展过程,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高中阶段生涯规划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学会适应变化,注重培养和发展自己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鞠老老师认为个体生涯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对高中生来说,“学涯规划”是其当下生涯规划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老师,要引导学生学好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便为未来的职业和人生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鞠老师还以柳智宇和彼得·舒尔茨的生涯发展成长为例,特别强调生涯规划并不仅仅是帮助学生选择选考科目和志愿填报,而应该还包括让学生自我认识,明晰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和对生命价值意义的认识。
活动环节,通过小组讨论分享,鞠老师让大家回顾了各自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年龄段所持有的兴趣,不同的小组代表分享自己的兴趣发展变化,大家相互做了点评。鞠老师指出兴趣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的和不稳定性,兴趣的阶段性变化也会影响生涯规划的不确定性。现在很多学生兴趣有很多,但缺乏“志趣”,也就不知道自己职业发展之所向。因此,要鼓励学生在充分认知自我的基础上,将自己的兴趣发展为自己的志趣或是职业兴趣。
生涯规划不仅需要认知自我,也需要认识外部世界。对大学专业和工作世界的认识,是进行科学合理生涯规划的基础。为学生提供大学专业和职业的相关信息,是教师在生涯辅导中的职责所在。鞠老师请各小组教师列举出10个自己熟悉职业,要求能够详细讲解给学生。结果发现,大部分教师们所了解的职业范围仅限于自己的专业和朋友圈,种类和数量都相对有限,这并不利于教师给学生提供科学的职业规划指导。此外,鞠老师用微视频介绍了几种新兴职业,并介绍了国内各顶尖大学的相关专业及录取要求。最后,由刘欣老师向大家介绍了“学职群”,她运用“重返18岁,再次选择专业”游戏活动,让大家对专业选择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与体验。
最后,鞠老师鼓励大家要做好成长导师,需要不断学习生涯教育方面的知识,他希望老师们在空闲之余,多学习了解大学专业和社会职业的相关信息,为学生的生涯辅导提供丰富、科学的大学专业和职业信息方面的知识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