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心理品质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课题研究顺利结题

作者(来源): 七宝中学     发布日期:2010-02-24    浏览次数:

优化心理品质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课题研究顺利结题

20091224,由杨敏毅老师主持的2006区级重点课题优化心理品质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顺利结题,课题组请闵行区教育教学研究所龙一芝所长、科研管理部夏鸿菊主任及心理学博士杨彦平老师和闵行区教师进修学院心理教研员黄志法老师作为结题评审专家,采用书面结题鉴定的方式。专家鉴定意见如下。

专家结题鉴定意见:

21世纪,良好的心理品质成为教师素质的重要标志。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良好的心理品质也是核心要素。在上海这样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的快速发展中,无疑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课题的研究者抓住教师心理品质和专业化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分阶段、分层次展开研究,通过“教师心理工作坊”、心理专题培训、专业互助等途径,找到了优化教师心理品质的切入点,整个研究思路清晰,方法得当,过程清楚,研究结果可靠,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的。

研究首先分析和界定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教师心理品质的概念,继而明确了研究的内容,从影响教师心理品质和专业化发展的因素出发,明确了优化教师心理品质的途径与方法,通过校本心理培训、学校人文环境建设、生涯设计与辅导等方式促进教师的心理成长和专业发展,收到了很好的成效,从研究所提供的生动、翔实的案例就印证了这一点。

 本课题的开展不仅仅是一项专题研究,而且结合学校文化建设的特点和发展历史,关注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心理健康,营造了良好的教师成长环境,对同类研究在理念、方法、技术和策略上都有很好的借鉴,研究结论可信。

在关注教师积极心理品质的同时,研究还结合教师的职业特点和心理健康现状做了调查研究,找到教师职业倦怠的根源,然后进一步跟进,采取“教师心理工作坊”、个别辅导等策略,将发展性和预防性心理辅导相结合,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关注教师的发展,关注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这些先进的理念在整个研究中都能够体现出来,使研究有一定的高度和前瞻性,同时也锻炼了研究队伍,优化了参与辅导者的心理品质。

从整个研究过程可以看出,以“教师心理工作坊”为主的优化教师心理品质的操作与辅导策略,无论是技术还是理念,无论是方法还是策略,都比较成熟,渐成系列,为推动区域层面的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了很好的参照,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课题研究的不足在于,研究的对象样本数不太多,对影响教师专业发展和心理品质的环境因素分析不够具体,如果能够将教师的职业规划、心理援助计划以及按需求的个别咨询结合起来,研究效果会更好。

鉴于课题在操作设计、方法使用、过程管理、目标达成、结论分析等方面都比较规范与可信,取得的研究成果也比较丰富,建议区级课题管理部门,同意该课题结题。

 

沪ICP备0605494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7746号
版权所有©上海市七宝中学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农南路22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7746号
沪ICP备060549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