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高一(5)班的徐淳义。我今天的演讲主题是“辨而明智鉴慧心,学以为文匡社稷”。
一年一度的新生辩论赛在对于推动垃圾分类主要依靠方式的激烈讨论中落幕。正如今日演讲的主题所表达的一样,在本届新生辩中,我们锻炼了自我表达能力与批判性思维,逐步培养并完善了我们自身的辩论技巧,更是检验了自己逻辑思维的严密性。辩论赛的赛场上,无论是辞藻华丽的开篇立论、针锋相对的质询环节、你来我往的自由辩论,还是立意深刻的总结陈词,都令观众们血脉贲张,是一场听觉与思维的盛宴。譬如辩题“假如人生是一本小说,情节还是角色更重要”,正方认为角色是固定的,人们应该靠自己后天的努力去奋斗;而反方认为,角色是随时间而改变的,双方就此展开了激烈的辩论,碰擦出思维的火花对于选手而言,这更是一场对于自己累日的准备和自我技巧的考验。
仍记得在辩论赛前的几个不眠的夜晚,我们围坐在一起,商讨着一个个论点、寻找着可能有的逻辑错误,一次又一次地修改着一辩稿、考虑着较为恰当的攻防要点,探寻着辩题之后的秘密。
每一个辩题之后是对于一个个社会热点或是哲学命题的思考。如辩题“恶性犯罪的背景报道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反映出了当下社会对于自媒体成为潮流,使报道带有主观性,背景报道可能带来的对受害人的二次伤害以及对于恶性事件的模仿的反思和争议,或许这一次辩论并不能改变什么,但是至少它让让我们去正视那些在日常的新闻报道中被我们所忽略的细节、第一次去认真权衡它的利弊;又如决赛辩题“推动垃圾分类主要靠宣传教育还是法律管制”则折射出国家对于垃圾分类的探索以及合理推动垃圾分类的决心,让我们了解了垃圾分类的多种利处以及不同国家的垃圾分类推广方式,更让我们知道了垃圾分类不能只靠法律或是宣讲,要将二者结合的道理。这些令人深省的辩题让我们了解了时下的热点、明确了相关的社会责任,也让我们从一个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那些问题。这也是“学以为文匡社稷”之所在。
最后,我想感谢学校能举办这样一个精彩的辩论赛,从这次新生辩中,我们真正了解了何为“家国情怀,时代担当”,有一个去了解、参与课本之外的问题讨论的机会。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