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来自高一9班的学生代表田正和很荣幸今天能站在这里发言。
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农业大国,多少华夏儿女在这片土地上挥洒汗水,播种希望,歌咏生活。麦田、稻穗,桔梗、庄稼,这些频频出现在诗歌中的意象,已融入我们每一寸黄皮肤之中。
在我国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起着基础作用,高一上学期的政治课中,曾讲到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国民经济与其他部门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农业。身为高中生的我们,尤其在七宝中学这个全国示范型高中里学习的我们,更应当将自己的格局拓展到国家乃至世界层面,关注到社会的一些根本与基础保障。民以食为天在袁隆平发明了杂交水稻后,困扰我国几千年的吃饭问题得到了进一步的飞跃式的解决。科技对农业的革命式影响正在我国几亿亩田地上悄然上演。朱越校长提出建设研究型高中,旨在培养具有人文素养,创新精神的七中学子。知识的有效吸收,也是对技术的创新源泉。
昨天下午我与23名同学排练我校区级话剧表演《国之当歌》。在练习过程中,我能透过剧本、台词、歌声感受到著名作曲家聂耳在他那个年代的中国的风貌。国内百姓水深火热,政府贪污腐败,国外忧患不断,受尽凌辱。中国之大已放不下一张安静的课桌,但即使是在这般艰苦的环境下,一批批优秀知识分子坚持迎难而上,奋力抗争的热血与鲜血洒在中国的土地上,叫醒中国的魂。而他们的武器是思想,是知识,是技术,是科学。
我很遗憾下午没有能听到乔勇进研究员的讲座,但在休息的时候,我偶然听到了现代农业正向着“航天农业,互联农业和立体农业”发展。后来我也向其他听讲座的同学请教了相关的知识,受益颇多,也使我对我国的农业科技发展有了更大的信心与向往。
同学们,受传统思维的约束缚,大家可能认为“农”低端的、低级的,而在昨天上午与下午的劳作过程中,我相信在烈日下的酸痛中,大家应该明白一种道理:付出、奋斗、努力永远不是一种简单的轻松的事。尊重一切劳动成果,无论我们的科技发展到何种程度,曾经的苦力活将由何种机械代替,大家不要忘记根本,不要忘记我们现在的脚下的这片土地上,曾浸透过怎样的血汗历史。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