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3)班于皓亭:《新时代 新青年 新作为》

作者(来源): 七宝中学     发布日期:2019-04-29    浏览次数:

IMG_1634_副本.jpg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是高二3班的于皓亭。“五四青年节”即将来临。100年前,在国家危亡的关键时刻,曾有一批像我们一样的青年学生以自身看似微弱的力量,为改变民族的命运而吹响抗争的号角。而“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既是一个世纪前的中国青年们追求的理想,也是新时代的青年人应当学习、继承、发扬的精神财富。

“五四精神”留给当代青年的重大命题,首先是关于如何树立理想信念的问题。一百年前的一代青年,将自身与民族兴亡紧密相连,在炮火和硝烟中,把青春和热情写进了一个时代的壮丽和辉煌。如今是和平年代,没有生死的抉择,没有战争的侵扰,新一代青年人、特别是新世纪的“00后”,一出生就生活在幸福时代的我们,是不是会成为奋斗着走过艰苦岁月的父辈们眼中弱不禁风的温室花朵?

其实,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苦恼,从来没有哪一代人是轻松的,我们既能共享时代给予我们的馈赠,也必然能肩负起与之相伴的责任。而其中最重要的是能拼搏、敢奋斗,为自己创造最出彩的青春。在七中的校园里,社团课、拓展课、研究课上,我们不断探索高品质的活动内容;校园八大节、社区挂职锻炼、职业体验等校内外各种活动中,我们不断提升自我,发展自我。青春的模样,不就是心怀所爱,奔跑追逐着吗?《人民日报》在给青年人的一封信中写到:“即便成长伴随阵痛,即便现实还远称不上完美,但这个时代相信奋斗、相信创造,相信有志者事竟成。”愿我们这一代也能将自己的理想写进历史的篇章。

有梦想,便要有作为。志存高远和脚踏实地,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关系。在这个鼓励创新的时代,五四精神中的“科学”二字早已从百年前的追求,成为了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日常。特别是对于七中学子而言,几乎人人都有一项属于自己的课题,聚焦人文社科、环境工程、生化数理等等领域,这些课题的灵感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来源于对现实不足的思考;课题的目的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考察,都是基于优化、改进我们的生活。

作为学生的我们,正做着力所能及的事,甚至在某些领域已经结出喜人的成果。但是,社会广阔,国家亟待,我们可以做的还有很多。五四青年节之际,共青团中央发起了“我的青春誓言”超级话题,我们也从很多青年人身上看到榜样的力量:有十八岁一过便成为了一名保家卫国的战士;有在卡塔尔建设一带一路战略项目的工程师;有一毕业就选择扎根农村基层的扶贫村官……这些都让我们感到:无数人的轰轰烈烈,才有这个社会的岁月静好。而作为“学生”的我们,千万不能把专业、职业和事业,想的过于遥远,不如把高中三年甚至更长的求学期,作为自己的“积蓄期”,我们在校园中习得的知识和能力,我们在七中培养的情怀和精神,终有一天会成为选择专业、确定职业、奋斗事业时的指南针。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广大青年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让我们都以此自勉,不仅成为一个时代的幸运儿,也用奋斗的人生,书写新时代的辉煌。

谢谢大家!

沪ICP备0605494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7746号
版权所有©上海市七宝中学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农南路22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7746号
沪ICP备060549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