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1)班张天怡:《模联的起源、发展、意义与前景》

作者(来源): 七宝中学     发布日期:2019-03-11    浏览次数:

SHJ_0051_副本.jpg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早上好。我是高二(1)班的张天怡,是我校模联社的副社长,也是本次七宝模拟联合国大会的副秘书长,首先由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模联的起源、发展、意义与前景。

模拟联合国活动源自美国,早在1923年,美国就有一批学生活跃于哈佛等大学校园中,举办了针对国际联盟的模拟仿真,即模拟国际联盟会议。模拟联合国活动则是对这类模拟会议的继承。1945年联合国成立后,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在1951年率先成立模拟联合国团队,开始进行模拟联合国活动。而真正意义上的中国高校首次模拟联合国会议诞生在1995年的外交学院,首次高中生模拟联合国会议是2005年的北京大学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会议。

经过60多年的发展,模拟联合国活动已经风靡世界,形式多样,规模不一,有国际大会、全国大会,还有地区级和校际间的大会,参与者有大学生到高中生,乃至初中生。同时,模拟联合国活动已不仅仅是对联合国机构的模拟,还包括对其他全球或地区性多边组织、政府内阁、国际论坛等组织或者会议的模拟。此外,对国内问题的模拟、历史联动系统的出现等使得模拟范围更加广泛。

模拟联合国在中国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01年到2004年,模拟联合国只在大学生中小范围开展,同时缺乏经验和指导,发展水平较低。第二个阶段是2005年到2006年,经过积淀,已经有大规模的高水平会议出现,模拟联合国开始走入高中。第三个阶段是2007年至2010年,受到奥运会的影响,中国对国际化愈发推崇,模拟联合国的知名度也迅速提高,大量的精英从模拟联合国走向世界。七宝模联便是在这一时期创立的。第四个阶段是2010年至今。随着大量的新生代高校和高中也开始自办会议,包括一些以高中生为筹办主体的全国性大型会议,模拟联合国的知名度急剧上升,但平均水平却同时下降。在这个阶段,一些会议开始进行本地化探索,推出了中文会议。

模联活动对青年学生影响深远,既是群英荟萃的舞台,也是培养国际人才之地。模拟联合国活动关注的问题广泛,涉及和平与安全、人权、环境、石油危机、全球化等,在我国改革开放继续深化、国际局势依然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模联活动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提供了一个舞台,学会用国际视野来思考问题。这与七宝中学所强调的人文精神是相符合的。第二,准备会议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多种学科知识的整合过程,代表们需要将政治、经济、历史和地理知识与大会要讨论的问题紧密结合,思考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这样就打破了学科间的壁垒,形成了丰满完整的知识体系,可以培养我们的研究素养。此外,通过实践来锻炼自己组织策划的能力,演讲辩论的能力,解决冲突、求同存异的能力,也是精英气质的体现。

前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在一封致模拟联合国大会的贺信中说:“联合国依靠世界上每个人的努力而存在,尤其是像你们这样的青年。这个世纪,不久就会是你们的。”中国正越来越多地在世界舞台上发挥作用,中国的年轻人也应该为迎接国际化的挑战做好充分的准备。有理由相信,模联活动将越办越好,而我们青年学子,能够上演精彩而震撼的一幕。

沪ICP备0605494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7746号
版权所有©上海市七宝中学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农南路22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7746号
沪ICP备060549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