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2日,中国“航天之父,火箭之王”钱学森之子——钱永刚先生(现任钱学森图书馆馆长、中国高级工程师以及上海交大兼职教授)莅临我校,为同学们开展讲座。在此之前,学生记者团的同学们,在会议室中为钱先生开展了一次专题采访。
大家怀着激动又紧张的心情,等待钱永刚先生的到来。钱先生一走进会议室,环视了一周学记团的同学们,笑着说:“大家七位都是女生,七中是女中吗?”大家相视一笑,气氛瞬时变得轻松和谐。
钱学森是“两弹一星”的导弹科学家,而钱永刚先生却在计算机应用软件领域颇负盛名。小记者们便开门见山地提出了“您为什么没有选择子承父业”与“您如何看待专业选择”的问题,钱先生都娓娓道来。他说道,因为文革,他错过了学习的最佳年龄阶段,也由于种种条件的制约,使他最终未能继承父亲的事业。钱先生在自身专长和父亲的建议下,选择了当时并不热门却具有前景的计算机专业。他认为,选择专业时需要考虑一定的功利因素,也要注重兴趣先行,但是比起专业选择,学习过程中,逻辑和形象思维的养成,对今后的发展更为关键。
当谈到“如何看待钱学森先生在新中国成立之际,毅然选择回国的爱国行为”时,钱先生说了这样一句话:“在民族危亡之际,每一个读书人都爱国,而钱学森,只是他们中的一位代表。”一句话,将个人的壮举与荣耀上升到整个民族的使命感,令在座的同学们深感震撼。钱先生还分享了他求学时期的轶事,并认为读书是人生阶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时间有限,同学们都意犹未尽。大家随钱永刚先生前往西街梯教室,一同聆听钱学森先生的生平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