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高二(2)班的周煜威。我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行规在心,不忘慎独》。作为几星期前值周班的一员,我想谈谈自己行走于校园,看到的一些现象。
谈行规,谈的可算是久了,印象中不止一两次的升旗仪式强调这一点,至于班长例会上,岑哲老师几乎每一次都不忘提及,让我们向同学们转达规范行规的要求。结果怎样呢?
两周前,我们班值周时发现,自行车棚外路边上堆满自行车,停放的四四方方,远远看去也颇显整齐。检查车棚的同学们一下子懵掉了,开始都不知道这是不是常态,算不算违规。可怎么能停在路上呢?影响进出也影响校园形象。车多是一个原因,停放太远推车麻烦当然也是一个原因,但多走两步路又有何不可?
还有路面,其实真要环顾四周,垃圾并不多——当然,那全是清洁工人们的功劳。学校并没有设定每个班所谓的包干区,而我们,是不是能在看到教室乃至教室走廊上的包装袋、餐巾纸的时候,弯一下腰,随手捡起来?是不是能在邂逅校园中的瓶瓶罐罐时,将它们送进垃圾桶?真正的困难,大概不是克服弯腰的惰性,而是承受别人看你“做好事”的目光。不必在乎别人的看法的,顺心而为,说不定弯腰拾垃圾也会成为一种校园风尚。
再说说游食。这是一个屡禁不止,甚至变本加厉的问题。叫外卖的嗓门也大了起来,一路走一路吃的腰杆也挺了起来,一下子从地下党变成了正规军,整个人都脱胎换骨了。
由此,我便想说说“慎独”。“慎独”,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能自觉控制自己。或者是仇校长曾经教导我们的那句“不经他人提醒的自觉”。我们得承认,即使再严厉的监管,也不可能抓住每一次违纪。校园里骑自行车,随意停放,贪图方便乘电梯,餐盘不清理,吃着游食路过、留下包装袋等等,可能都不会有人注意到。但四下无人的时候,行规上、境界上的差距便体现出来了,是保持慎独坚守行规,还是随意践踏不管不顾。我们该如何存在?我不会说,作为一个七中人,我们该怎样行动。哪怕仅仅作为一个痛斥别人素质底下的人,我们该不该变成自己曾经最看不起的样子?恐怕再洒脱的人,都无法承受这份来自心底深处的鄙夷吧。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对策产生之前,想想所谓政策有没有其可取之处?在行规面前,在四下无人之时,别忘了还有一种选择,叫“慎独”。那时,你是否会随意停车前迟疑一番,是否紧紧手中的垃圾不忍它落下,或是将脚步远离电梯,甚至是现在,放下手里攥紧的英语背诵资料?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