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主题发言

作者(来源): 七宝中学     发布日期:2014-12-01    浏览次数:

曾经看到这么一段话:法律像一位公正的父亲,严明而不失慈爱。

他赏罚分明,严于律人,虽不似母亲的爱来得舒服,却基于更大的责任因而爱得深沉。

他不够温柔惬意,却指给你正道直行;他不会通融苟且,却教会你防微杜渐;

他显得不近人情,却也为你形成最真的保护;

他给你带来约束,却也让你领悟到真正的自由。

法治精神对于现代公民而言,它意味着负责任的发表态度,说负责任的话,做负责任的事。曾经看过央视的一期《对话》节目,节目是由中美两国即将升入大学的高中生参与录制的。与会的12名优秀高中生在进行“21世纪最伟大的人”选择前,主持人说了这样一番话:“将要迈入大学的你们,可能更确切的身份应该是一个世界公民,承担着推动世界向前发展的责任。有人做过这样的一个概括:说17世纪最伟大的人是航海家,18世纪最伟大的人是音乐家,19世纪最伟大的人是文学家,而20世纪最伟大的人有人概括为政治家。那在21世纪的今天,究竟什么样的力量是最能推动社会向前的呢?谁又将是二十一世纪最伟大的人呢?””在“思想家、科学家、政治家、巨星、一个平凡而有责任心的公民。

”这些选项面前,有不少人选择了最后一个选项。

----做一个平凡而有责任心的公民,是宪法赋予我们的权利和义务,它意味着勇于承担,乐于分享。“关爱明天,普法先行”就从我们身边做起-----从律师讲座到模拟法庭,从消费者权益保护到世博法制进社区,从“今日说法主题辩论会到”新沪杯“法制竞赛,从与华政合作到与七宝司法所达成共建,----我校法学社的社员们积极参与,独立思考,合作协商,理性表达。他们聚焦时事热点,关注社会的公正、秩序,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法制精神,这就是公民责任。

法律的内涵很丰富,在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公开课《公正》里,Michael教授认为,它意味着公平、秩序以及权利。央视记者柴静曾经讲过这么一个故事:五年前,我采访了一个人,这个人在火车上买了一瓶水,然后他问列车员要发票,列车员乐了,说我们火车上自古就没有发票。这个人就把铁道部告上了法庭。他说人们在强大的力量面前总是选择服从,但是今天如果我们放弃了1.5元的发票,明天我们就可能被迫放弃我们的土地权、财产权和生命的安全。权利如果不用来争取的话,就只是一张纸。他后来赢了一场官司,我以为他会和铁道部结下“梁子”,结果他上了火车之后,在餐车点了一份饭,列车长亲自把这个饭菜端到他面前说,“您是现在要发票还是吃完以后我再给您送过来?”我问他,你靠什么赢得尊重?他说我靠为我的权利所做的斗争。这个人叫郝劲松,34岁的律师。这不仅仅是法律意义上的维权,更是一种对于正义、契约的维护,对于尊严、价值的追求。

 “一个国家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构成的,她由这些人创造,并且决定。

如果一个国家拥有那些能够寻求真理的人,能够独立思考的人,能够不计利害为这片土地付出的人,能够去捍卫自己宪法权利的人,能够知道世界并不完美但仍不言乏力,不言放弃的人,并且能够尊重这样的头脑和灵魂,那么我们有信心让明天更美好。”这也是法治国家应有的高度。

谢谢大家。

 

沪ICP备0605494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7746号
版权所有©上海市七宝中学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农南路22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7746号
沪ICP备060549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