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中生活,乐读中成长

作者(来源): 七宝中学     发布日期:2014-10-29    浏览次数: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高二(8)班的高成韬,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阅读中生活,乐读中成长》

读书节已接近尾声,相信大家也在书摊上挑了不少自己喜爱的书籍了吧。关于书对我们的生活有多大的益处,我想已不需要再多加论述,所以我今天想谈谈的是关于如何阅读才能使我们真正在享受的同时充分吸收其中的养料。

自古至今书籍不知千百万本,穷一生不可阅其沧海一粟,但苏轼有关于人生言: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其实读书之道亦是如此!

那具体该怎么做?

我想,首先读书万万不能狭窄。凡能找到的书,都要读读。若读书面窄,借鉴就不多,思路就不广,触一而不能通三。

但是,切切又不要忘了精读,真正的本事掌握,全在于精读。世上好书,浩如烟海,一生不可能读完,且又有的书虽好,但不能全为之喜爱,如我一生不喜食肉,但肉却确实是世上好东西。你若喜欢上一本书了,不妨多读:第一遍可囫囵吞枣读,这叫享受;第二遍就静心坐下来读,这叫吟味;第三遍便要一句一句想着读,这叫深究。三遍读过,放上几天,再去读读,常又会有再新再悟的地方。

也许高二的同学都还记得去年的人文讲堂上,来了一位牛气的夏中义教授,叫夏中义,他用其犀利的言语为我们阐述了如何用最主观的思想去诠释最客观的书中内涵。

就好像你读梁启超的《王安石传》,全书卯足了劲的赞扬其变法之利,不说其不客观,但是难道这就是真正的王安石吗?我想更多的是梁启超作为一个变革者心中的楷模安石吧。所以我们就要学会从其中筛选有用的信息,来尽可能的了解王安石。

 同样的以我之浊见。无书为绝对的臭油坏酱,就算是被人抨击的网络文学在放松身心的方面谁与争锋?但是凡事有度,不可沉迷于一类不可自拔。当你阅读简爱的浪漫时,请不要忘了现实中还有少年维特的凄凉。当你认为冉阿让的自我救赎是一种愚蠢时,那何不去理解一下卡西莫多内心的至善呢?或许基督山伯爵的复仇和七侠五义中的凛然正义进行对比,你才会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微妙差异。

总之用精读的眼光泛读,在我看来是上上选。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沪ICP备0605494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7746号
版权所有©上海市七宝中学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农南路22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7746号
沪ICP备060549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