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情——浓情

作者(来源): 七宝中学     发布日期:2014-06-17    浏览次数: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6月5日到6月9日,我们全体高一年级赴浦东凌空基地进行了学农实践活动,在年级组全体班主任老师和校医、食堂师傅等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这次学农活动圆满结束。同学们在这个过程中真正地走进农田、学干农活、了解农民、感受农情,丰富了自己的人生阅历,培养了自己爱生活、会实践的优秀品质。

经历是思考的基础,思考是经历的提升。就像孔子所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农已经过去一个星期了,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在学业之余再细细的回顾一下,在看似艰苦的学农活动中有哪些值得我们咀嚼涵泳的地方。学农结营式上我已经做过总结讲话,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两点我的感受。

这次学农是新疆部改革之后,新疆班的学生第一次和本地班的同学一起参加学农实践。为了能让新疆班的同学吃上放心的清真饮食,学工部、年级组和新疆班食堂的师傅两次专程到基地考察,最后确定做饭和吃饭的地点。所有灶具都重新置办,炊具和吃饭用的餐具都是从学校食堂带过去,牛、羊、鸡肉等所有菜肴都确保清真,新疆班的3位师傅专程前往为同学们做饭,保证同学们吃上放心的清真食品。班主任老师在学农过程中全过程陪伴,精心呵护每一个同学,龚月华老师班的一名同学到劳动地点后突然流鼻血,龚老师急忙电话联系校医,并赶紧打车把同学送回基地请校医及时治疗。林莎老师带高三的课,8号早晨早早地从基地出发,赶到学校来送考,考试结束后又赶紧开车回到基地,对同学们的牵挂之情可见一斑。冯颖老师的嗓子因上课而变得沙哑,但她从没有把这事儿放在心上。最后一晚基地里来了一个社会上的培训班,为了确保同学们的安全,男教师们把所有的寝室都巡查了3、4遍,把所有插在门上的钥匙都拔了下来,确保门窗都关好,并且值班到深夜2点。在过集体生日的时候,班主任老师给每位过生日地同学都写了生日贺卡,并送上小蛋糕。有些是同学们能看得到的,有些是同学们不知道的,但同学们应该能够感受到师长的关爱和浓浓的亲情。我们没有理由对这种关心、体贴、爱护置若罔闻,这种善良的品性、高尚的师德、人文的素养都带有深深的七中的烙印和情愫,当然也应该内化为我们每一个同学血脉流淌中的基因。

在学农期间,我们在学生管理方面,放手让同学们更多地去实现自主管理。每个班的寝室自主产生寝室长、每一桌的10名同学自动产生一名桌长,每个班的各项学农劳动都有自己的组长,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班级的小干部、参加学农竞技赛的选手、出学农板报的同学等等,他们都在努力地为大家、为整个实践活动默默地奉献,为集体的荣誉贡献者自己的力量。指定桌长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很能考验人的过程,有些同学被大家选中后很愉快的接受了桌长的职务,但也有个别同学推三阻四,坚决不肯担任这个很不起眼的服务工作。有些寝室长能很好地管理好寝室的就寝和卫生,也有极个别寝室长徒有虚名,不能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其实,干部不论大小,职务不论高低,都要求大家放低姿态,牺牲自己的时间,做好为他人的服务工作。这是既是亲和力、也是领导力;既是个人的价值,也是团队的力量。这个过程也是增进同学感情的过程,如果我们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都考虑个人的利益,哪里来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呢?人与人的情感一定是个交互的过程,不付出当然也就没有回报。

体验农情的同时我们还要体验浓浓的师生情,同学情。如果我们都能带着感恩的情感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很多事情你就不需要别人去提醒,你也就会换位思考,主动去为他人着想。我想这——也就是我们接受教育的终极目标。

谢谢大家。

沪ICP备0605494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7746号
版权所有©上海市七宝中学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农南路22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7746号
沪ICP备060549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