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高二(4)班的
文明礼仪,往往是衡量一个社会建设高度和全民素质水平的标准,也是身为高中生理应遵守的基本规范。令人欣慰的是,文明礼仪在七中校园已成为了生活常态。——午餐高峰时井然有序的队伍,老师经过时亲切的问好,学生自主管理下干净的学校环境……想必这一切都源自于七中良好的校园氛围和“平民本色,精英气质”的理念熏陶。
然而,作为全面发展、人文见长的七中学子,我们还存在着一些需要完善的不足。例如,某些学生为足下之快随意乘坐电梯,走路时毫无顾忌地吃着游食,自行车横冲直撞地在校园里穿梭,食堂里常常能看到为收拾的碗盘,等等。这些小小的不文明在校园里屡见不鲜,以至于许多学生竟把它认为是理所当然,更有甚者将校规条例视为形同虚设,养成了自由散漫、无视规范的习性。这使学生形成为人处事缺乏严谨的劣习,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及将来走向社会极其不利。
为了改正不文明习惯,树文明礼仪之风,我们需要从小事做起,首先要调整心态。我很欣赏日本人的一种做人准则——不给他人添麻烦,正是这种发自内心的自律精神才使他们拥有一尘不染的街道、安静的公共环境。而文明礼仪,我想,其本质也是一种自发性的自律、自省精神,是一种居于百川之下的谦逊与谨慎的风度,是一种无时无刻的对自我行为的清醒。因为保持清醒,我们会在楼梯上随手捡起脚边的纸屑,而非冷眼忽略;我们会在图书馆自觉将手机调成静音,而非大声喧哗;我们会在做任何事之前三思而后行,充分顾及自己的行为对他人、对环境的影响,而非放肆散漫。文明礼仪之风,起于清醒、自省的生活态度,而不应由苛刻的条框法规强制形成。
曾记一位哲学家之言:“清醒创造文明。”我想,社会的每一个人都须保持对生活的清醒,对自我的清醒,才能在不断的思考完善中构建社会文明与和谐。人是一株有思想的芦苇,我们应有所思考,有所追求,有所坚守,拥有不可逾越的处事原则和礼仪风度。一个受人敬仰的国家,不在于它经济军事实力的强盛,而在于它拥有清醒的国民。
文明礼仪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为人风度,为社会增添干净柔和的色彩。作为七中的一员,我在此发出倡议,希望每一位七中学子能够自觉遵守文明礼仪规范,在自律中彰显礼仪之雅,在清醒中树立文明之风!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