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七中艺术“牛人”周之恺、许有为喝彩!

作者(来源): 七宝中学     发布日期:2013-12-16    浏览次数: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早上好!

本届艺术节期间团学联做了二件非常有意义的事,一是为许有为举办了一个书法展,一是举办了学生书画大赛。也由此使我有缘欣赏到了周之恺、许有为等学生的书法作品,并结识了这二位七中艺术“牛人”。

看他们的书法作品,我有三点感想。

第一点,他们的书法作品让我想到“浓妆淡抹总相宜”这句诗。这些作品,实在太美了!无论行、草、楷,总是那么相宜。笔墨之间流露出无言的美;错落有致,跌宕起伏,是一种动感美;平面的、静默的笔触,似乎让人听到跃动的音符,体会到一种力量,或小桥流水,或金戈铁马……真正是美的享受,美不胜收,美不可言,美得让人陶醉!让我流连忘返、爱不释手,恨不能抱在怀里,天天看个够。感谢他们带给我们美的享受。

第二点感想,可以想见,他们达到今天这样的水平,该花了多少时间,多少精力,具有多大的毅力和恒心。“梦里不知身是客”是他们多年的练习、揣摩书法艺术的过程中跋涉的困惑和局限的真实写照。终于,“众里寻她千百度”,看到了灯火阑珊处的“她”。

他们对艺术的理解和认识从刚才二位“牛人”的发言中可以窥见一斑。事实上,他们对书法艺术的理解其实已经超越艺术,在一种较高的境界中去观照艺术、观照人生。这是我的第三点感想。

“人间正道是沧桑”,学校教育的正道是什么?我在10月14日的升旗仪式上曾引用过这样一句话“‘教育:必要的乌托邦’名题,就是要求教育要体现对人类生存最高境界的追求,保留超越实利的、非功利价值的追求,以及对现实中的病态和畸形保持警觉。”这就是学校教育的正道的又一种解读。

我在第三次升旗仪式上所介绍的学生的哲学观、学生对合唱、书法、艺术的认识和实践等等,其实都是在“体现对人类生存最高境界的追求,保留超越实利的,非功利价值的追求。”

著名作家刘心武在谈到《红楼梦》时,讲了这样两句话,其一:“问《红楼梦》能当饭吃吗,这种思维是十分有害的,因为它是单一的价值判断标准,就是实用性。有些东西的价值难以量化,却往往比能够量化的更有价值。”

其二:“你可以不读《红楼梦》;但你要懂得这是一个用我们母语写出来的整个民族的经典文本,你的血管里流的是祖先传下来的文化内涵。”

他说的这两句话振聋发聩,令人深思。

盖宇的哲学梦,校合唱团的合唱艺术,周之恺、许有为的书法艺术梦即使最终可以获得高考加分,我们仍认为他们的价值难以量化。

我衷心地祝愿二位“牛人”:让艺术伴随你们终生,你们将在这样的人生过程中享有他人无法体会到的美。你们的人生一定是明亮、灿烂而辉煌的;他们的内心一定是丰富、多姿而生动的;他们的文化修养一定是厚实而有品位的。

让我们大家一起在追求艺术境界的历程中,超越艺术,超越人生。

沪ICP备0605494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7746号
版权所有©上海市七宝中学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农南路22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7746号
沪ICP备060549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