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读书心得

作者(来源): 七宝中学     发布日期:2013-10-09    浏览次数:

尊敬的仇校长、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站在这面对全校师生做这样一个发言,内心十分忐忑和惭愧,因为自己书实在是读得很少,关于读书的心得体会更是少之又少,绝谈不出什么微言大义来。所以只能是,我姑妄言之,大家姑妄听之了。

下面我就三个方面谈谈自己关于读书的粗浅看法。首先是书的选择。有人问一位登山运动员为何要去攀登珠穆朗玛峰,他回答:“因为它在那里。”这个回答十分简单,却令人深思。别的山峰不存在吗?是的,在这位登山者的眼里,它们的确不存在,他只看见那座世界上最高的山峰。这让我联想到了读书。在读书上,我们也应怀有与那位登山者相同的信念和坚持:非最高的山不登,非最好的书不读。因为只有攀登大自然的最高峰,我们才能真正俯瞰大千世界,一览众山小。阅读最好的书籍的效果与此相似,一部部伟大的书籍就是一个个伟大的灵魂和一座座精神高峰,它们能引领我们登上属于我们自己的精神峰顶,而阅读则是唯一的登顶方式。所以,要选择最好的书去读,这是我的第一层意思。

其次是书该怎么读。唐代大诗人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名句,我们都知道。其中的“破”字很耐人寻味。它可以有三种理解。一是突破的意思,是说我们要博览群书,所读之书要突破万卷的数量;一是磨破之意,就是每天手不释卷,反复阅读,把书都给磨破了,但我更推崇另一种理解——识破,就是经过自己的反复认真阅读,把一本书所有的内涵都了然于胸,把它给读通和读透了。我想,“识破”所读之书才是我们读书时的目的和追求的高度。那怎样才能识破手中之书呢?这一点,我们不妨借鉴一下苏轼的读书方法。苏轼有一个著名的读书方法叫——“八面受敌”读书法。每次读一本书或者一类书时只集中注意力关注一个方面的问题。比如,这次他想研究历朝历代兴亡治乱的道理,那就只注意一个方面的内容其他方面的内容就忽略过去不加以关注了下次读书,他研究一下历史古迹和风土人情,仍用同样的方法去读想了解其他方面事情时也以此类推,这样反复多次方休试想,一本书或者一类书,以这种方式去读,识破手中之书的目的我想是可以实现的。用苏轼的“八面受敌”读书法去识破手中之书,这是我的第二层意思。

最后是为什么读书的问题。我曾经让学生用一个词概括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学生的答案不尽相同,又都不无道理,比如有快、近、远、浮躁、信息化等等。而今天,我给出的答案是“娱乐”一词。我要借它谈谈我们今天为什么要读书。当今是一个娱乐世纪,可以说是“娱乐至上”、“娱乐无极限”、娱乐无底线。而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 1985 年出版了一本名叫娱乐至死》的书。他早在上世纪就警告了我们,一味的娱乐会吞噬我们的精神、毁灭我们的道德,把我们引向一条不归路。我不觉得这是危言耸听,你只要看看地铁、公交或其他公共场所,甚至是亲戚朋友聚会时,人们都在干什么就知道了。很多人都在游戏和娱乐,用手中的电子产品。当今人们情感和精神的距离就是在这样的娱乐和游戏中一点点在被拉开。而书,特别是好书,则是一个个承载着精神和情感的容器,它们就像我们精神和情感的加油站一样,每一次阅读都能或多或少为自己的情感和精神加点油,从而拉近与人们情感和精神的距离。除了娱乐,这个时代其他的特质如浮躁、信仰缺失、高速发展等对我们身心的伤害,书先天具备的安静、宽广、有温度、超越时空等属性,也都可以为我们一一加以疗救。这是我的最后一层意思。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沪ICP备0605494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7746号
版权所有©上海市七宝中学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农南路22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7746号
沪ICP备060549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