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构建七中良好的道德生态

作者(来源): 七宝中学     发布日期:2013-01-14    浏览次数:

努力构建七中良好的道德生态

学工部  王维刚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请来了蒋兆芳女士,非常感谢她能那么早赶到学校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她的感动,也很感谢她对陈琪同学和学校有那么高的评价。陈琪同学救助老人已经过去两个星期了,如果不是女士到老师那儿去反映这个情况,我们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有这样一个美丽的故事的存在。今天我们在升旗仪式上来探讨这个话题,绝不是要把陈琪同学树立成我们七中学子的道德楷模,而是通过通过陈琪等同学在面临需要救助的老人时表现出来的爱心和善良、从容和低调,来重新审视我们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品质,以进一步促进我们努力去构建学校良好的道德生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当然这是从个人要主动遵守基本的社会礼仪和道德文明规范的角度来讲的。但儒家哲学的“仁”和“爱”永远是我们中华民族用于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诸多关系的基本道德准绳。助人为乐,充满爱心也是我们评价一个学生的重要道德标准。那么,看到一位老人跌倒在身边,到底是扶还是不扶?南京“彭宇”案之后,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似乎陷入一种莫名的尴尬。遇到亟待救助的事件,许多人都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消极心理,去选择做一个人心冷漠的看客。当善良被自私掩埋,“道德沙尘暴”的席卷就那样的令人触目惊心。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指出,“见义勇为”在当下已然成了“农夫与蛇”。的确,人际关系间信任感的缺失,导致了社会病态的出现,人心冷漠正是其中一种反映。特别是年仅两岁的小悦悦的不幸遭遇,十八个成年路人的冷漠,更是引发了同学们的关注和热烈的讨论。

在主题班会的讨论中,同学们指出,任何一个社会都是光明面和阴暗面并存的社会。社会上的确会有一些“农夫与蛇”的现实故事在发生,但那些像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等等这些“最美”的草根人物,他们怀着的是一颗颗仁爱之心,他们身上有着最为朴素的真感情,他们的行为,是人性本源的真善美的一种自然流露。同学们说,我们要多多去看社会的光明面,人性的美好面。这样,人们的生活才会更加乐观。在主题班会上,同学们还指出,我们学校在“平民本色”、“精英气质”七中学子的培养目标中十分明确的提出,作为一个七中人要“有爱心;敢担当。”我们要勇于去承担属于自己的社会责任,同学们也都一致认同,一定要去充分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有信任才有温暖,而且要从我做起,不能让“道德沙尘暴”继续蔓延下去。

可喜的是,我们从七中学子的实际行动中看到了未来和希望。20121012,高二(9)班的常鸣、王锦尧、郦蜀远、陆煜四位同学在农南路口积极救助找不到家的老人,在警察的帮助下,将老人顺利的送回家中。时隔三个月,陈琪同学在老人出现危险的情况下能主动打车把老人送去医院,使老人得到及时的救助。这些都令我们感到人间自有真情在,七宝中学的学生在重要时刻还是能分辨出大是大非的,他们的所作所为能充分体现出七中学子崇尚道德,充满感恩的品格和气质。在“救助恐惧症”频发的今天,他们能保持着正义感和同情心,从自我做起,实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让我们一起努力,把这种美德发扬光大,去营造最美丽、最和谐的七中文化。

 

沪ICP备0605494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7746号
版权所有©上海市七宝中学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农南路22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7746号
沪ICP备060549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