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学校教学工作要求,以上海市视(督)导报告为高起点,以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年检为契机,总结提升教学管理经验,梳理示范项目,查找漏洞。以二期课改理念为指导,以“全面发展,人文见长”的课堂教学评价为抓手,依托学科教学研究所的指导职能,加强课程建设,优化教学常规管理,提升教研组整体教学研究水平,围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开展系列教学研讨活动,提高常态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效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持续提高教学质量。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课程建设,打造精品课程。
1、基础型课程在“夯实基础、提高能力”前提下,各教研组、备课组要进一步完善新课程教材校本化实施细则。以实践研究推进校本化实施,各学科组力争在以下要求中选取某一点有所突破:(1)在知识上如何准确把握拓展的广度与深度,难度推进的高度与时序;(2)在过程与方法指导上如何逐步落实和推广我们已有经验;(3)在整体教学目标引领下如何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制定每堂课的教学目标,落实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4)弹性作业的有效性设计。
2、拓展型课程要不断开发拓展型课程的内容体系,研究和指导拓展型课程的实施、管理和评价,完善拓展型课程的常规管理,打造拓展型课程的精品课程。本学期拟开设拓展型课程五十门以上。并力求有以下突破:(1)以创新评价制度优化课程,着力做好层级化评价标准的制定,包括一标六表;(2)七宝中学拓展型课程课堂教学评价表的制订和操作。
3、研究型课程要加强指导教师的培训和队伍建设,在课题的常规实施中,挑选部分课程与学生科学研究院进行联合开发和深度研究,提升课题品质和影响力。本学期以上海市教学展示总结反思经验,探寻新的发展点。
(二)开展常态环境下课堂教学视导与系列主题教学研讨,不断提高常态课的课堂教学效益。
1、教学视导:第一周至第七周分别对高三、高二、高一年级和部分学科进行教学视导;第十一周至第十二周对青年教师教学视导,导师组将有针对性的听课,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提供有效教学建议。
2、教学展示:第四周、第五周,由上学期获得“课堂教学精品奖”、“课堂教学探索奖”的18位老师每人开设一堂具有研讨价值的公开课,以供校内、组内充分交流。教务处将组织青年教师进行听课、评估研讨活动。
3、校际交流:开学第一周各教研组、备课组公开教研活动,与康桥吴迅中学、田园高中开展结对教学交流活动。3月5日、6日做好十四校联考工作。与全国、本市一些知名学校建立校际命题、评价、互助合作关系,有计划地进行学科教学交流和相关主题研讨活动。
4、教学竞赛:组织教师对课堂教学问题进行精细化研究,开展评课、说课、上课展示活动。第十三周、第十四周举行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奖赛。
(三)继续落实常规管理,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提供保障。
1、每位任课教师都要注重学生“勤学、善思、扎实、高效”的学风养成,特别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严谨的学风。不断细化和完善备课、说课、上课、听课、作业评价、学法指导、考试命题等环节,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艺术。
2、加强作业管理。作业布置按照“精要”的原则,精心选择、控制总量、及时反馈、提高实效;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弹性作业,实行动态差异性评价;作业批改应认真、及时、具有激励性。
3、研究新课标和09年高考考纲要求,熟悉教材,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拓展、调整、充实教学内容,研究和精编各学科相关年级配套练习。
4、做好教师常规考核,为期末教职工“业绩奖”、“业务考核”提供有效依据。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教学常规落实情况,通过检查教案、随堂听课、公开课、教学质量反馈、学生座谈会、网上阅卷调查等多渠道了解教师课堂教学情况,完善对教师工作的多元评价途径。
(四)加强校本教研的实效性研究,提升教研组整体教学研究水平。
1、各特色、强势学科要加强研究,不断提升发展的内涵和空间。其余教研组都应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效应,争取成为强势和特色学科。各教研组要结合课题研究,落实和细化“二期课改校本化实施规划”。本学期做好区优秀教研组的评选工作。
2、各学科教研组每二周一次例会。各学科备课组每周要进行一次整体备课,教研组、备课组在每次教研活动中要推行主讲人制度,加强对学情和教材的分析,力争解决一、二个实际问题。
3、以各级各类公开课、研讨课为抓手,以课例研究为载体有针对性的探讨学科的优化教学。十六周之前各学科要结合二期课改精神进行两次区级以上专题教学研讨活动,以提升教研组整体教学研究水平。
4、学科教研组全员参加研究型、拓展型课程的深度研究和实践,除高三教师外所有任课老师每学年必须指导一个研究性学习小组,积极鼓励教师开设拓展型课程,并将其纳入教师业务评价体系中。
5、依托学科教学研究所各小组成员的职能职责,充分发挥特级教师、各级骨干教师的智慧和特长对学科组老师作专题指导,对相关年级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提出有针对性地建议和措施,做好青年教师的带教工作。
(五)细致、扎实、严格地做好期中、期末、区质量监控、联考等各类考务工作,各教研组、备课组要认真完成试卷评价、质量分析。
(六)体育学科在提高课堂教学效能的同时,要抓实广播操和早操,优化特色项目,推行阳光体育活动。充分发挥体育课教学评价方案的激励、导向功能。
(七)通过艺术课教学评价改革与实质性操作,促进艺术教育良性发展,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八)提高实验室的开放度,加强服务人员责任心,增强服务功能。
(九)通过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开发及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提高图书馆的利用率。
(十)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精确、高效、及时做好学籍管理。
(十一)按照上级和学校要求,公开、公正、公平的做好中招工作,盯紧政策、应对改变,及时提供信息,做好高三学生的分类服务及志愿填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