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区第三届“十佳师德标兵”杨丹毅老师先进事迹

作者(来源): 七宝中学     发布日期:2015-11-19    浏览次数:

草场的花朵,西域的孩子

              ——记闵行区第三届“十佳师德标兵”七宝中学杨丹毅老师

引子

当司机叫车上的乘客全部下车,把车推过又一条沟壑时,车上的乘客之一,来自七宝中学新疆班的班主任杨丹毅才意识到——她真的是在戈壁滩上家访! 

每个班主任都有家访的经历,但杨丹毅的家访经历却与众不同,她已经是第三次在距离上海五千多公里以外的新疆家访了。这一次,他们的目的是要在天黑前赶到位于戈壁滩上某村的学生家里。戈壁滩远比她想象的坎坷,汽车几乎无路可走,当地村民的交通工具一般是摩托车或者马。当学生和家长来接他们的时候,轿车已接近抛锚的状态了。好不容易到了学生家里,两座不能称之为房子的“房子”映入了这个从小生长在上海的80后班主任的眼里。 

对杨丹毅老师来说,这样的家访经历,只是她家访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而已,也只是让她更走近学生的众多方法中的一种而已。

——是为记,以记录一个普通班主任的成长故事。

初来乍到,在百般困境中学习

进入新疆班任教,纯属意外。当年由于新疆班一位语文教师休产假,学校便让当时在实习的杨丹毅临时去代班,从此杨丹毅在新疆班安营扎寨下来。

刚和新疆学生接触,这位80后的年轻教师两眼一抹黑,即使有带教师傅的教导,她依然需要独自去面对这群来自天山南北的少数民族孩子,尤其在她做班主任后。

当时她班里来了一个男生,简称小A,小A简直就是个火药桶,一点就燃,而且久久不能熄灭:

入校一个月不到,为了帮班里另一个男生打抱不平,一拳把对方的脸都打歪了;

入校两个月,逃自修课去操场打球,打得自己韧带拉伤、嘴角撕裂,几个星期无法正常上课;

入校三个月,班里换座位,没有一个女同学敢坐在他前面或后面,说小A脾气太爆了,怕不小心说错话,小A骂她们。

面对这样的学生,当时也是新兵的杨丹毅老师非常生气,觉得非要骂到他头也抬不起来才解气。这时,一位快退休的老师说了一句话:这些十六七岁的孩子,总有精力要发泄的地方,他不发泄在教学区,就发泄到宿舍区,所以要理解他们的冲动。这句话,让杨丹毅冷静了下来,开始理智的思考该怎么办。

首先,她先对情况进行客观梳理。梳理出小A是不是只有做坏事,有没有做好事。

其次,她创造融洽谈心氛围,和小A建立了和谐关系,让学生对她产生了信任。在谈话中,她了解了学生单亲家庭的生活背景,从而学会了换位思考。

第三,对小A产生了同情、理解后,她更多看到了小A身上热情、有干劲的优点,帮助他建立渠道,从派他管理电脑,到让他参加校足球队,从而让小A的精力有了正确的发泄通道,同时也让他建立了信心。

最后,在小A已有所改观的情况下,再进一步提出严厉的要求,启动小A内心正能量。

经过一年多的转换,不仅小A变得更平和了,“新兵”杨丹毅也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学习到了做班主任的智慧。

渐入佳境,在同甘共苦中成长

做班主任是一个和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四年的时间,他们一起欢笑,一起流泪,从而留下了人生中难以磨灭的记忆。

古丽,内向、成绩中等、听话,属于很容易让班主任遗忘的那一类学生。直到发生了这么一件事……

有一笔来自社会上的丰厚的助学金,要分配给贫困学生。杨丹毅老师想到了文章开头写到的家访对象:小哈。可是当小哈听说这笔助学金的数目时,竟毫不犹豫拒绝了,她说,其实班里的古丽家情况还要差,她妈妈有冠心病,常年卧床不起。杨丹毅赶紧把古丽找来询问,果然如此。杨丹毅很为对学生的忽视而内疚。于是最后把这笔助学金拿给了她。

没想到,事情又发生了转机,古丽拿到这笔钱后,又主动来找班主任,说:“老师,这笔钱我不能全拿,我们班还有好几个同学,条件都不好,你帮我把这笔钱和大家分一下吧!”

当时杨丹毅的心情,真的无法形容。她只觉得,她再也无法离开这些朴实善良的孩子了。

可是,善良的古丽的妈妈,还是离开了人世。当时家里为了不影响古丽考试,一直等到期末考试考完再告诉她,距离她母亲去世已经一个多月了。古丽悲痛欲绝。杨丹毅一听到这个消息,马上赶到学校,陪伴古丽度过了难熬的一夜……两个星期后,要过年了,杨丹毅去商场给古丽买了件时下流行的红色牛角扣大衣,送到了古丽的手中,告诉古丽,过年了,穿上新衣服,好好过个年。

大年初一,杨丹毅再次来到学校陪伴不能回家过年的学生,看到古丽身着这件红大衣,面露微笑的和同学在一起。

血浓于水,在砥砺前行中收获

杨丹毅老师进入七宝中学8年,其中6年时间都在做新疆班的班主任。她从最初的束手无策,到现在的略有心得,在这个过程中,她摔倒过,但又站了起来。她逐渐将自己的带班经验转化成了一些理念,她给所带的班级树立了 “诚实做人、踏实做事”的办班思想,也将之作为自己的班主任信念。在这个思想的基础上,她总结出以下几点带班思想:

、树目标以塑人格。

塑造良好班风,首先要引领学生树立自我目标,自我导航,成就梦想。

二、养学生以求独立。

培养学生的最终目的是帮助他们脱离家庭、学校去生活,自己独立走上社会。要学会做任何事情,唯一的办法是“去做”。

三、爱学生以得感召。

要培养性格健全的学生,和学生接触最多的班主任就要用大爱来感召孩子,才能让这些孩子以后成为心理健康的人才。

在这样的带班思想下,她与学生砥砺前行,面对一个困境,克服一个困境,并最终迎向了灿烂的未来。对她来说,她只是七宝中学众多班主任中年轻的一个,也远不是优秀的那个,她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但她也有更多的热情和干劲,她将用这些热情和干劲去充实自己,与学生共同成长、收获!

 杨丹毅.jpg  杨丹毅在新疆家访.jpg

 2015.07杨丹毅----获闵行区教育局2015年度优秀共产党员(证书).jpg  2015.09杨丹毅----被评为闵行区第3届师德标兵评选“十佳师德标兵”(证书).jpg

  

 

沪ICP备0605494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7746号
版权所有©上海市七宝中学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农南路22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7746号
沪ICP备060549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