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文来高中支部一行22人在张龙富校长和顾正荣书记带领下,于6月13日7点出发,途径泾县、旌德、歙县、黟县参观和考察革命历史遗迹。6月17日下午返沪,行程紧凑、内容丰富,让大家亲身体验了安徽的文化气息,领略了安徽的文化底蕴。
6月13日早晨7点,我们所乘坐的大巴离开学校,驶向目的地安徽泾县。经过了5个多小时的车程,中午1点多我们终于来到了泾县。吃了中饭后,迅速赶往我们的第一站:宣纸厂。泾县是驰名中外的宣纸发源地,在宣纸厂,我们有幸观看了宣纸从纸浆到成品的加工全过程,中间的每一道工序都是手工制作,尤其是在宣纸的烘干这个步骤上,更需要工人在100多度的高温下完成,让大家感到工人的艰辛。看似一张普通的宣纸,其中要融入10人以上的汗水和心血。
离开了宣纸厂,匆匆赶往“红色之旅”的目的地: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1938年8月至1941年1月在那个风云际会,民族存亡的岁月新四军军部设于此,中共中央东南局也同时设于此。纪念馆中保护恢复的旧址有:司令部、大会堂、政治部、战地服务团俱乐部、修械所、教导总队、中共中央东南局、叶挺桥、烈士墓等十余处。置身其中,当年的军部大会、誓师仪式仿佛就在眼前,耳边仿佛回响起当年造枪炮的叮当声。听导游说,与江泽民同行的曾庆红还到小时候出生的地方参观,曾庆红当时被寄养在百姓家里,此情此景感人至深。新四军军部纪念馆原貌原物再现新四军在皖南的光辉历史,给我们以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
又驱车赶往了闻名遐迩的风景名胜:桃花潭。诗仙李白畅游桃花潭所留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千古绝唱,从此桃花潭名闻天下,1989年被安徽省政府命名为“历史文化保护区”。桃花潭自然风光清丽,文化渊源久远,人文景观众多。桃花潭潭面宽阔,谭清碧透。西岸怪石拔地,层岩陡峭,临潭峙立,形似龙盘虎踞,更有垒玉墩、书板石、彩虹岗、钓隐台等景中之景,水面雾气缭绕,如临仙境。
6月14日上午7点,我们离开了泾县,开往了旌德县。2个多小时后,我们到了江村。江村,枕山,环水,阡陌纵横,山川灵秀,是黄山脚下的一大奇葩,徽文化的一颗明珠,也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的祖居所在地。我们参观了江氏宗祠,了解了江家祖辈的不凡历史,了解了江村的悠久历史,了解了江村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积淀。离开江村,我们前往绩溪县龙川。龙川是胡姓聚族而居的古村落,已有1千6百余年的历史。传至当今“锦”字辈,记历48世。这里也就是胡锦涛总书记的祖辈居住地。我们参观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胡氏宗祠”。胡氏宗祠崇尚孔孟之道,讲和谐礼让,和衷共计,文化积淀深厚。宗祠的门楼的额坊上,雕刻胡氏家族灭寇的作战场面;享堂东西两席的隔扇用浮雕的技法,将徐渭的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格刻画得淋漓尽致。这里完全体现了安徽的特色三雕:木雕、砖雕、石雕。手工的精美,雕刻技艺的高超,让人叹为观止。
经过了1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歙县,这里盛产闻名中外的歙砚,也是徽商之源,当年徽商即从鱼粱古坝乘船沿新安江踏上江湖。徽商如胡雪岩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导游安排我们到歙县的老街采风,体会当地的风土人情。
6月15日上午7点,经过2小时左右的车程,我们来到了又一重要景点宏村。背倚黄山余脉,云蒸霞蔚,恰似山水长卷,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2000年11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宏村是中国古代依据仿生学建造的,具有独特造型的“牛型村落”——“山为牛头树为角,桥为四蹄屋为身”。始祖汪九是唐初越国公汪华的后裔。村子始建于宋代,数百户粉墙青瓦、鳞次栉比的古民居群,特别引人注目的是精雕细镂、飞金重彩的承志堂、敬修堂;气度恢宏、古朴宽敞的东贤堂、三立堂;森严的叙仁堂、元厅等祠堂和南湖书院;巷门幽深,青石街道旁古朴的观店铺……,同平滑似镜的月沼和碧波荡漾的南湖,雷岗上参天古木、民居庭院中的百年牡丹与探过墙头的青藤石木,构成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真可谓是步步入景,处处堪画,同时也反映着悠久历史所留下的广博深邃的文化底蕴。
参观完了宏村又来到了位于屯溪歙县交界处带有神秘色彩的“花山迷窟”,此名是 2001年5月20日,江泽民同志来到当时的古徽州石窟群视察后欣然为景区命名、题词——“花山谜窟”, 以石窟为特色品牌,现已探明的石窟有36处,其规模之恢弘,气势之壮观,特色之鲜明,令人叹为观止,堪称中华一绝。至于这些洞窟源于何时?如何形成?数以百万方石料去了何处?如何开采和运输?至今仍是一个不解之谜。与石窟相对应的是花山石林。这些自然形成的石林崖石嶙峋、峭岩突兀,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类似景观多达20余处,与石林景观紧紧相连的还有众多人文遗迹。大家带着不解、疑问离开了迷窟,前往鲍家花园的牌坊群,这也是皖南牌坊中最有名的一处,位于歙县县城西郊6公里处。村内七座牌坊逶迤成群,古朴典雅,无论从前还是从后看,都以“忠、孝、节、义”为顺序,每一座牌坊都有
6月13日早晨7点,我们所乘坐的大巴离开学校,驶向目的地安徽泾县。经过了5个多小时的车程,中午1点多我们终于来到了泾县。吃了中饭后,迅速赶往我们的第一站:宣纸厂。泾县是驰名中外的宣纸发源地,在宣纸厂,我们有幸观看了宣纸从纸浆到成品的加工全过程,中间的每一道工序都是手工制作,尤其是在宣纸的烘干这个步骤上,更需要工人在100多度的高温下完成,让大家感到工人的艰辛。看似一张普通的宣纸,其中要融入10人以上的汗水和心血。
离开了宣纸厂,匆匆赶往“红色之旅”的目的地: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1938年8月至1941年1月在那个风云际会,民族存亡的岁月新四军军部设于此,中共中央东南局也同时设于此。纪念馆中保护恢复的旧址有:司令部、大会堂、政治部、战地服务团俱乐部、修械所、教导总队、中共中央东南局、叶挺桥、烈士墓等十余处。置身其中,当年的军部大会、誓师仪式仿佛就在眼前,耳边仿佛回响起当年造枪炮的叮当声。听导游说,与江泽民同行的曾庆红还到小时候出生的地方参观,曾庆红当时被寄养在百姓家里,此情此景感人至深。新四军军部纪念馆原貌原物再现新四军在皖南的光辉历史,给我们以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
又驱车赶往了闻名遐迩的风景名胜:桃花潭。诗仙李白畅游桃花潭所留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千古绝唱,从此桃花潭名闻天下,1989年被安徽省政府命名为“历史文化保护区”。桃花潭自然风光清丽,文化渊源久远,人文景观众多。桃花潭潭面宽阔,谭清碧透。西岸怪石拔地,层岩陡峭,临潭峙立,形似龙盘虎踞,更有垒玉墩、书板石、彩虹岗、钓隐台等景中之景,水面雾气缭绕,如临仙境。
6月14日上午7点,我们离开了泾县,开往了旌德县。2个多小时后,我们到了江村。江村,枕山,环水,阡陌纵横,山川灵秀,是黄山脚下的一大奇葩,徽文化的一颗明珠,也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的祖居所在地。我们参观了江氏宗祠,了解了江家祖辈的不凡历史,了解了江村的悠久历史,了解了江村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积淀。离开江村,我们前往绩溪县龙川。龙川是胡姓聚族而居的古村落,已有1千6百余年的历史。传至当今“锦”字辈,记历48世。这里也就是胡锦涛总书记的祖辈居住地。我们参观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胡氏宗祠”。胡氏宗祠崇尚孔孟之道,讲和谐礼让,和衷共计,文化积淀深厚。宗祠的门楼的额坊上,雕刻胡氏家族灭寇的作战场面;享堂东西两席的隔扇用浮雕的技法,将徐渭的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格刻画得淋漓尽致。这里完全体现了安徽的特色三雕:木雕、砖雕、石雕。手工的精美,雕刻技艺的高超,让人叹为观止。
经过了1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歙县,这里盛产闻名中外的歙砚,也是徽商之源,当年徽商即从鱼粱古坝乘船沿新安江踏上江湖。徽商如胡雪岩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导游安排我们到歙县的老街采风,体会当地的风土人情。
6月15日上午7点,经过2小时左右的车程,我们来到了又一重要景点宏村。背倚黄山余脉,云蒸霞蔚,恰似山水长卷,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2000年11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宏村是中国古代依据仿生学建造的,具有独特造型的“牛型村落”——“山为牛头树为角,桥为四蹄屋为身”。始祖汪九是唐初越国公汪华的后裔。村子始建于宋代,数百户粉墙青瓦、鳞次栉比的古民居群,特别引人注目的是精雕细镂、飞金重彩的承志堂、敬修堂;气度恢宏、古朴宽敞的东贤堂、三立堂;森严的叙仁堂、元厅等祠堂和南湖书院;巷门幽深,青石街道旁古朴的观店铺……,同平滑似镜的月沼和碧波荡漾的南湖,雷岗上参天古木、民居庭院中的百年牡丹与探过墙头的青藤石木,构成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真可谓是步步入景,处处堪画,同时也反映着悠久历史所留下的广博深邃的文化底蕴。
参观完了宏村又来到了位于屯溪歙县交界处带有神秘色彩的“花山迷窟”,此名是 2001年5月20日,江泽民同志来到当时的古徽州石窟群视察后欣然为景区命名、题词——“花山谜窟”, 以石窟为特色品牌,现已探明的石窟有36处,其规模之恢弘,气势之壮观,特色之鲜明,令人叹为观止,堪称中华一绝。至于这些洞窟源于何时?如何形成?数以百万方石料去了何处?如何开采和运输?至今仍是一个不解之谜。与石窟相对应的是花山石林。这些自然形成的石林崖石嶙峋、峭岩突兀,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类似景观多达20余处,与石林景观紧紧相连的还有众多人文遗迹。大家带着不解、疑问离开了迷窟,前往鲍家花园的牌坊群,这也是皖南牌坊中最有名的一处,位于歙县县城西郊6公里处。村内七座牌坊逶迤成群,古朴典雅,无论从前还是从后看,都以“忠、孝、节、义”为顺序,每一座牌坊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