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南上完课,应邀请方的建议就去了海南文昌参观,这是宋氏三姐妹的故乡。那天陪同我一起去的
在参观宋氏三姐妹的塑像的时候,我指着塑像问小符:“你认识这三个女人吗?”小符说,“我只认识中间那个,是最有名的,她是
“你对数学有没有兴趣?”我问。小符说:“有很大的兴趣,数学成绩也还不错。但是,我最拿手的还是写作,是学语文。我的写作水平一直是班主最好的。”我说:“我现在来问问你一个小学数学的问题。0除以任何数都得0,对不对?”“对”,小符说。显得不屑于回答似的。“可是,任何数除以0呢?”我又问。“没有意义。”“好了,我要问的是,为什么?为什么0除以任何数是0,而任何数除以0就会没有意义呢?”小符回答不出,说,“老师与书上就是这样告诉我们的,我们不需要知道为什么。因为考试也不会考这个。”我说:“真的不需要知道为什么吗?有没有兴趣知道?”小符点点头。“除法的意义是什么?”小符摇摇头,表示不清楚。我说,“假如我有6个苹果要分给2个人,这个分法就是除法的用处。0除以任何数为什么都是0呢?也就是我说,我没有苹果,那么我无论分给多少人,他们得到的都是0,也就是得不到苹果,这就是为什么0除以任何数都是0的原因。”当我说到这里的时候,小符立即说:“老师,我明白了,为什么任何数除以0会没有意义了。”我说:“你说说看。”“无论我有多少个苹果,如果用来分给0个人,就等于没有分。既然没有分,那么也就等于除法不能够进行,不能够进行的活动,就表示这个活动是不存在的,这个活动不存在,当然就是无意义的。”我笑了,说“你的悟性真高。可是,你以前的老师在教数学运算时为什么不这样来解释呢?”小符说:“不知道,因为我们的考试不需要知道这么多。”我说:“小符,你的数学成绩好,只是因为解题能力强,会运算,可是,数学最重要的是要有数学问题意识,知道问为什么,知道探究数学的奥秘。这样将来才能够真正成为数学家。你的数学成绩才算是真正好的。”
“作文你最喜欢写什么?”我问。“我最喜欢写记叙文。”“记叙文中的叙事,应该有六个要素,你能够说说吗?”我问。“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与结果。”小符对答如流。“为什么要这几个要素?少一个行不行?”我问。“少一个也不行,因为少了任何一个要素,都无法把一件事情说清楚。任何事情的发生都离不开时间,地点与人物,也离不开起因、经过与结果。否则,就没有意义了。”“好,那这次四川汶川大地震的起因是什么?”“地壳运动”小符说。“人物呢?”我问。“参与救灾的所有的人。”小符答。“经过呢?”我问。“救灾的过程。”“结局呢?”我问。“抗灾胜利了。”小符答。“地壳要运动,我们人可以抗得住吗?”我问。“抗不住。”小符答。“既然抗不住,怎么说抗灾胜利了呢?如果一定要说胜利,那么胜利果实在哪里呢?”我问。小符陷入沉思状态。许久不能够回答。我因此又启发说:“是房屋没有倒塌吗?”小符摇摇头,表示否定。“是人没有大量伤亡吗?”小符还是摇摇头,表示否定。突然小符想起来了什么,说:“这个胜利果实应该是没有将灾难扩大。”我笑了,说:“如果要说扩大,就应该明白这个地震灾难应该有多大的灾难后果才能够算出扩大了,还是缩小了。可是,你知道,这个灾难本来应该倒多少房屋,死多少人才算是正常的?”小符又陷入了沉思。然后说:“确实不知道。”“既然不知道,就不应该说是将灾难扩大了,还是缩小了。因为没有对比。但是,我们可以用科学的方法计算出这次地震的强度与烈度,也可以测算出我们的房屋应该建成有多大的抗震强度的房屋。还可以拿日本在地震中的损失作对比度。可是在目前什么都不清楚的情况下,说我们取得了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这样说还有根据吗?”小符摇摇头。我说,“如果你对每个问题能够这样善于追问,你的思考就会较为深刻。”
在海难上,我们躺在挂在椰子林之间的摇床上,任由海风吹着我们的脸,阳光明媚地照着我们的身体。我说:“我们现在感觉到的风景,可不可以说是:椰风、树影、阳光、沙滩?”小符说:“正是。”“除了这些,你还能够感受到别的吗?”小符想了想说:“波涛、碧浪,宝岛、佳人。”我说,“真妙。但是,如果还能够加上‘在水一方’就更动人了。”
随后我就把美国柯尔柏格的那个著名的道德测验试题让小符回答。小符在轮流充当海茵茨的角色、药剂师的角色与海茵茨妻子的角色及法官的角色。每一次角色的充当都让小符感觉到困惑。我说,人世间的事情并不是都是那么非黑即白,一清二楚的,要学会用不同的眼光,不同的角色身份来观察这个复杂多样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