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3日,在我校图文信息楼五楼北模联教室成功举办了上海市校外教育陶艺中心教研组教学研讨会。本次研讨活动主题为“面向未来的陶艺教育”,围绕双新背景下的国际理解与数字化转型话题进行研讨,旨在探讨提升学生国际理解意识,促进陶艺教学数字化转型。
上海市七宝中学党委书记、校长朱越,普陀区青少年中心正高级、特级教师、上海市校外艺术教育陶艺中心教研组业务组长高翔,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陶艺工作室主任姚岚,韩国陶艺家朴廷敏,云南省及本市各区陶艺、美术、艺术教师及学生代表近四十人,我校学生代表高二(3)班李泽浩、郭皓天一同参加。高翔老师主持本次研讨会。


七宝中学朱越校长致欢迎词。朱校长强调,陶艺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她表示,七宝中学将继续支持陶艺数字化转型和陶艺教育的创新与发展,致力于将七宝中学打造为陶艺教育的高地,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和发展空间。同时,她呼吁各学科都应以创新为引领,寻找学科超出其本身价值的内容,不断探索素养育人的新途径。

韩国陶艺家朴廷敏老师分享了《陶瓷与视觉艺术》专题讲座,由高二(3)班李泽浩、郭皓天同学翻译。朴老师分享了她在伦敦、韩国和上海的艺术创作经历,并介绍了她艺术创作的历程。她从出生于越南,以及前往英国伦敦艺术大学切尔西学院求学的成长经历出发,讲述了自己从对于艺术产生兴趣到从事陶艺创作的过程,介绍了她将“重复”和“身体”作为创作关键词的艺术理念。朴老师将听觉与视觉结合,通过在陶瓷作品中嵌入录制的呼吸声、心跳声、咀嚼食物的声音,激发了在场师生对艺术创作非功利性与创意性的深思。

讲座后,朴老师与在场嘉宾进行了深入研讨。七宝中学学生代表李泽浩、郭皓天同学通过现场同步翻译,充分展现了七宝中学学生的英语能力和国际理解与表达能力。


接着,七宝中学工程院崔懿副院长发表了题为《艺术匠心、工程制造,共筑创新未来》的演讲。她展示的一幅由校友创作的作品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该作品巧妙地融合了艺术与工程技术,展示了学校创意实践平台多年来在艺术和工程技术领域的跨学科教育成果。技术进步为艺术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七宝中学通过项目化学习,跨学科融合,为学生的艺术数字化表达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七宝中学艾朗华老师分享了“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陶艺课程建设”成果,并以“瓷砖映敦煌”课程开发为例,介绍了七宝中学依托上海市中小学数字化教学系统进行陶艺数字化转型的具体案例。艾老师展示了通过设计互动工具,虚拟还原陶瓷工艺流程的方法及其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她认为,数字技术不仅提高教师的教效率和教学质量,还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我国悠久而深厚的传统文化。

业务组长高翔在总结中表示,此次研讨活动是“面向未来的陶艺教育”的一次创新尝试,是汇聚国际艺术家、高校教师、教育管理者、中小学教师以及高中生的一次跨界研讨活动,是双新背景下,探寻育人方式变革的创新之举。未来,希望七宝中学继续探索和实践,力争在陶艺教育领域取得更多突破和创新。
会后,与会者们参观了七宝中学学生工程院,对学校响应国家创新人才培养战略和学校研究型高中发展需求方面所做的努力表示赞赏。大家深入陶艺创新实验室,了解教学配套的数字化设备,并询问在教学中如何应用等问题,纷纷表示这是七宝中学在教育创新和综合素养培养方面的务实行动。

本次教研活动不仅是一次陶艺教学的交流与分享,更是一次面向未来陶艺教育的智慧碰撞,希望通过此次研讨活动,促进更多优质资源的融合与创生,共同推动陶艺教育的创新发展。

First of all, I really enjoyed my time at Shanghai Qibao high school. Especially I would like to thank to two young bright students who helped me translate my lecture into Chinese. I was very impressed by the fact that they translated my lecture very well even though it has a lot of abstract and art related expressions. Also their translation made all the conversations to be delivered promptly.
Secondly it was very interesting to listen to talk from other teachers. Especially their projects on combining technology with art and education! Thank to Shanghai Qibao high school for organising this interesting session.
我一直对视觉艺术很感兴趣,自己也完成过一些微电影和戏剧的创作。这次能有机会帮助韩国艺术家翻译艺术讲座,我感到非常荣幸和激动。朴廷敏老师创新地将声音融入她的陶瓷作品中,在陶器作品中播放自己的心跳声,呼吸声。这种将听觉融入视觉作品的做法深深震撼了我,它新增了一个感官维度,为作品带来了故事性,好像每一座陶瓷都是一个生命。在之后的自由讨论环节,朱校长及各位老师对艺术以及艺术教育展开了深刻的探讨,此时的实时交替翻译工作对我来说很有挑战性。一开始我非常紧张,生怕自己会翻译错误,但是朱校长和朴老师将讨论的氛围变得十分轻松,我也逐渐放松下来,先用纸笔速记一些谈话内容的关键词,接着用英语将大义翻译给朴老师,最终顺利完成了翻译工作。我本以为这是一场严肃的学术探讨,但朱校长和各位老师轻松而自由的探讨氛围渐渐感染了我,让我逐渐找到了感觉,对自己的翻译能力自信,对自己自信。这次经历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不仅仅是因为朴艺术家的创作才华,更是因为我明白了热爱和激情对一项个人想从事的事业有多么重要。只有发自内心真正喜欢一个事物才能真正做好它,并且我也明白了词汇量、语法等等根本不是交流的障碍,只要愿意开口、大胆去说,即便是不同国籍,不同文化,我们也能自由的探讨我们对艺术与生命的看法。
这次是我第一次尝试现场翻译,对于我来说是一次很新颖的体验。翻译艺术相关内容不免会涉及到很多专有名词,因此我和同伴在活动开始前特意查询了陶瓷,粉青等相关的专业术语,并且了解了朴老师在艺术方面的成就。在翻译时我与同伴克服了内心的紧张感,很快进入到演讲状态中,最终准确地翻译完了整场演讲。在演讲后的随机提问环节,我与同伴以速记的方式记录了问题的概要,自然地翻译出了问题的内容。我认为这是一次非常有价值的活动经历,锻炼了我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提升了我的临场发挥能力。并且,在翻译的过程中,我也被朴老师对于艺术前卫的看法以及她表达自我的创意与自由深深打动。我认为只有对一门学科充满了好奇以及探索的欲望,摆脱功利的枷锁,才可能带领我们在学习的路上走得更远。
昨天有幸参加了上海市陶艺中心教研组的活动,感慨万千,我作为一名来自于云南贫困县的一名教师,感受到了站在前沿的大都市教育,让我大开眼界,尤其是七宝中学这样的名校,他们也不是只抓升学率,只注重文化学科的教育,他们依然是五育并举,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把素质教育做得淋漓尽致,这才是真正的教育。在会场上听取艾老师的讲解,看见七宝中学学生的同步翻译,看见七宝中学陶艺中心烧制出的盘子,我对心中的教育有了新的建构,我再次庆幸我有这么一次机会参加上海市陶艺中心教研组活动!
今日,我有幸参与了陶艺中心教研组举办的活动,这次经历令我难以忘怀,同时也让我收获颇丰。尤其是艾老师关于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陶艺课程实践与实施的精彩分享,深深地触动了我。从艾老师的讲述中,我感受到了她在教育领域的坚定执着与不懈追求。她的每一次教学变革,都源于对教育事业的深沉热爱以及对自我要求的不断提升。艾老师的敬业精神和探索勇气,无疑为我树立了一个光辉的典范,她不仅是我职业生涯的指路明灯,更是我人生的楷模。
无论是韩国艺术家韩廷敏老师遵从内心的陶艺作品,其深邃的内涵与精湛的手艺让我深受启发。还是基于数字化背景下,艾朗华老师将现代技术与传统文化进行的创新融合,其前瞻的视野与跨界的实践令我叹为观止,这两者的艺术探索都给予了我极其深刻的学习体会。从韩廷敏老师的作品中,我学到了艺术创作要遵从内心、保持真诚。她的作品不仅仅是泥土和火的结合,更是她个人情感和思考的投射。这种将个人情感与艺术形式紧密结合的方式,让我意识到艺术不仅是技艺的展示,更是艺术家与观众之间情感交流的桥梁。
而艾朗华老师的创新实践,则让我看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的无限可能。她通过数字化的手段,为传统陶艺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使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光彩。这种跨界的创新思维,不仅拓宽了陶艺的表现形式,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这次教研活动中,艾朗华老师的瓷砖映敦煌课题研究成果使我印象深刻,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艾老师能够将陶艺与现代科技融合,打破时空限制,为传统陶艺教学开辟新的道路,她通过数字化手段,更加生动、直观地展示陶艺的工艺与创作过程,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与探索欲,为学生带来更加丰富多元的学习体验,也让我感受到数字化转型课程的魅力。
本次有幸在七宝中学参加了上海市陶艺中心教研组的活动,对陶艺材料和艺术形式有了新的理解。通过朴老师的讲述,我感受到了陶瓷艺术家的创作热情,看到她制作陶艺作品,可以体会到其中的思想、情绪,感受到泥土的质感和变化,体验从构思到成型的整个创作过程。在学习崔老师、艾老师分享的艺术与科技的结合过程中,又提升了自己对艺术教育的理解和认识,感到自己拓宽了视野,也激发出新的创作与教学灵感。
素材:艺术教育中心
编辑:孙浩俊
审核:杨 睿
微七中【第156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