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假期!七宝中学在社区 “服务项目” 中开启鲜活课堂

作者(来源): 七宝中学     发布日期:2025-09-02    浏览次数:

不只是假期!七宝中学在社区

“服务项目” 中开启鲜活课堂




特色项目实践

今年暑期,七宝中学新高三学子走进周边社区开展挂职锻炼。在特色项目实践中,同学们聚焦社区实际需求,发挥自身特长,用黑板报传播食品安全知识、用分级培训提升儿童跳绳技能、用走访慰问传承红色精神,以青春行动展现了青年学子的社会责任感。



静安新城第六居委会,高三 9 班廖建尧小组将食品安全科普作为特色服务项目。他们先与居委会精准对接,明确宣传重点后,系统搜集了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 “五不买原则”、食物中毒预防措施等权威知识。团队成员分工明确:有的同学专注设计图文版面,以 “安全餐桌” 为主题绘制清晰直观的视觉导图;有的同学则工整书写食品选购、储存等实用要点。在相互鼓励与协作中,小组成员用了大半天时间完成了黑板报创作,还结合夏季天气特点特意增加了干货防潮提示。黑板报展出后,很快吸引了众多居民驻足观看,不少老人主动上前咨询腌制品储存方法、“隔夜菜风险” 防治措施等问题。同学们在耐心解答中,真切体会到将课堂知识转化为社区发展助力的价值,对 “知行合一” 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园艺新村社区开展的"社区安全宣传员"服务中,高三5班黄禾谷小组深入无电梯的老旧小区,直面高温与体力消耗双重考验。成员们每日需徒步攀爬数十层楼梯,逐户敲响居民家门。他们手持图文并茂的《安全告知书》,重点聚焦空调外机杂物堆积的火灾隐患、阳台晾衣架高空坠物风险等问题,耐心向居民说明危害,并引导大家签署《隐患整改承诺书》。面对部分住户初期的疑惑,同学们始终以专业态度详细解答,用真诚沟通化解顾虑。

持续的坚持终获理解与回响。当居民从最初的疑虑转为主动配合,甚至有人特意为同学们的耐心服务致谢时,小组深切体会到基层工作的价值与意义。老旧小区的窗台前、楼道里,青年学子用浸透汗水的脚印,一步步丈量出责任的分量。

除了安全宣传,该小组还同步开展了儿童跳绳培训项目。通过测试参与儿童的跳绳水平,小组将孩子们分为基础组、提高组和进阶组,开展针对性教学:基础组以无绳动作训练为主,帮助孩子们掌握节奏感;提高组侧重多组30秒速跳等耐力训练;进阶组则学习双摇跳等技巧。培训中融入特色教学方法,“结业” 时还举办了分组竞赛,通过颁发 “跳绳之星”“进步之星” 等奖状,充分激发儿童的运动热情。活动结束后,同学们与居委会继续协同合作,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广泛收集反馈意见,积累了丰富的活动组织经验。



红明社区,高三 19 班蔡安康小组开展了 “红色薪火代代传” 老党员走访活动。在居委会的指导下,小组用 5 天时间走访了 15 户老党员家庭。成员们提前备好低糖麦片、优质大米等慰问品,还特意安排会说上海话的同学用方言与老人亲切交流,让沟通更显温情。

走访中,党龄 60 年的张爷爷拿出珍藏多年的党徽和 “先进工作者” 奖章,深情讲述上世纪六十年代在纺织厂兢兢业业工作的经历;社区首批居委干部李奶奶通过一本泛黄的相册,回忆起改革开放初期带领居民整治社区环境的往事;90 岁高龄的王爷爷取出纸张已有些脆化的党员证,扉页上 “为人民服务” 的手写字迹依然清晰有力。小组不仅整理出 20 余个口述故事,还扫描了 47 张历史照片,这些珍贵材料被精心汇编成红色记忆档案。同学们深刻感受到,老党员就是 “行走的党史教科书”,他们的奋斗历程让书本上的历史变得鲜活可感、触手可及。



这个夏天,七中学子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服务社区:食品安全黑板报前居民专注的目光,孩子们跳绳时跃动的身影,老党员家中流淌的红色记忆——这些鲜活的实践印记,是“全面发展、人文见长”育人理念的生动诠释。当生物课的微生物知识变成防霉提示,当体育技能点燃童真笑脸,当历史走出书本化作床头的党徽故事,同学们在服务中真正理解了知识的价值。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黑板报上的一笔一划、跳绳培训的一招一式、历史档案的一字一句,都凝聚着青年学子服务社会的赤诚之心,也丈量着成长的深度。



END



素材:学工部 德研所

撰稿:青年成长学院 侯语洲

指导:朱思天 孙露露

编辑:司明嘉

核:岑   哲

 微七中【第1921期】

沪ICP备0605494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7746号
版权所有©上海市七宝中学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农南路22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7746号
沪ICP备060549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