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你看,门口的花坛绿草茵茵,安全黑板报内容鲜活,连小区规划图都有了新模样!” 七宝中学2025届高三13班与2026届高三6班的挂职学子代表们并肩站在漕宝路第二居民区的花坛前,望着眼前的变化难掩欣喜。2024年7月,2025届学子带着青春思考走进靠“蒲”议事会为社区微改造发声;2025年暑期,2026届学子接续深耕,在社区实践中书写责任担当。如今,两届学子代表携手回访,亲手验收共同浇灌的“治理之花”,让“人民城市青年有为”的青春注脚愈发鲜明。
两届学子接力深耕 实践之笔绘就担当
2024年盛夏,2025届高三13班学子怀揣热忱走进漕宝路第二居委会。在“靠‘蒲’议事会”的圆桌前,他们沉浸式体验社区治理:围绕海上新村小区设施老旧、停车位紧张等“急难愁盼”,结合实地走访的所见所闻,提出了“优化绿化景观提升社区颜值”“挖掘周边闲置资源缓解停车压力”等微改造建议。从收集居民诉求到梳理问题清单,从讨论解决方案到完善建议细节,他们在一次次思想碰撞中,将课本里的“民主协商”转化为看得见的实践行动,为社区治理注入了青春视角。
2025年暑期,2026届高三6班学子接过实践接力棒,开启了更深入的社区挂职之旅。初到社区,漕宝路第二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孙芳的“何为社区”治理课,让他们对党建引领下的“三架马车”有了清晰认知。带着这份理解,他们分组行动:探访独居老人时,手捧慰问品与老人拉家常、听往事,用陪伴驱散孤独;绘制安全黑板报时,分工排版、书写、绘图,将“禁止飞线充电”“楼道禁堆物”“防范高空坠物”等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图文,成了社区安全宣传的“活教材”;而在社区治理规划中,他们化身“小小规划师”,对海上新村小区进行全方位踏勘,记录下车辆乱停、外墙脱落、绿化不足、监控老化等问题。随后,他们邀请楼组长、党员和业委会代表召开调研座谈会,分三组从安全、交通、环境维度汇报方案——手绘小区大门改造图纸、建议在垃圾房布设光谱捕蚊灯、提出补充消防设施与更新监控设备的具体措施……每一条建议都凝结着实地调研的汗水与智慧。
携手回访验成果 青春智慧落地生花
近日,两届学子代表再次踏入漕宝路第二居民区,共同验收这份跨越两年的“实践答卷”。站在小区入口,2025届学子曾在议事会上提议的“绿化微改造”已化为实景:昔日略显杂乱的花坛如今绿草如茵,各色鲜花点缀其间,洁白矮栅栏环绕四周,正是他们当初“让社区多一抹绿”的心愿照进现实。“去年我们提议挖掘周边夜间停车资源,没想到真的落地了!”看着星中路旁新增的四十余个夜间停车位指示牌,2025届学子代表难掩激动——曾经让居民头疼的“停车难”,如今通过社区与上级部门的协调得到有效缓解。
走进小区深处,2026届学子的建言也在悄然生根。他们绘制的安全黑板报前仍有居民驻足,“防范高空坠物”的提醒已融入日常;调研座谈会上提出的“光谱捕蚊灯”建议,居委会已纳入采购计划;小区大门改造图纸虽在细化中,但业委会主任杨志明笑着告诉他们:“你们设计的‘便民出入口’理念,我们正在参考完善!”楼组长陈莉莉更是拉着学子们的手:“你们提的消防设施补充建议,社区已经排查登记,很快就能更新啦!”
验收途中,孙芳书记指着墙上的“美丽家园改造进度表”说:“你们两届学子的建议,就像给社区治理添了‘加速器’,让我们更清楚居民需要什么、青年能做什么。”





实践淬炼成长 青春注脚照亮初心
回访结束时,两届学子代表在社区公告栏前驻足,看着那些从建议到落地的成果,心中满是收获。2025届学子感慨:“曾经以为议事会只是‘说说而已’,现在才明白,青年的声音真能推动社区改变。”2026届学子则说:“从慰问老人到写提案,我们不仅学会了调研沟通,更懂了‘基层治理’不是抽象概念,而是每一件关乎居民生活的小事。”
从靠“蒲”议事会的建言献策到社区治理的深度参与,从建议提出到成果验收,七宝中学两届学子用行动证明:青年与社区的双向奔赴,能让“人民城市”的蓝图更鲜活。那些探访老人的温暖瞬间、黑板报上的安全提醒、提案里的治理巧思,以及此刻眼前的焕新花坛、畅通车位,共同构成了“人民城市·青年有为”最生动的青春注脚——青春力量,正在社区治理的土壤中生根发芽,结出共建共享的丰硕果实。

END
素材:学工部 德研所 2022、2023级年级组
撰稿:王珞瑜
指导:孙露露 朱思天
编辑:司明嘉
审核:岑 哲
微七中【第192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