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香润暑月
光影阅山河
——种子文学社、诗词中国研习社、七中读者协会、JBM三言二拍影评社、“帧宝岛”纪录片赏析社暑假书籍、电影、纪录片推荐!

盛夏蝉鸣时,追忆峥嵘岁。今年正值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让同学们在假期中铭记历史、启迪未来,我校五个社团特别策划——精选经典书目、爱国主题影片、历史纪录片,让我们在书香与光影中感悟民族精神,于行走与思考中传承红色基因,共同开启这个兼具历史厚度与成长温度的暑假!


七中读者协会&种子文学社&诗词中国研习社

社长:高二19班张宇琪、高二7班 金俊熹、高二13班 左恩峤
《抗日战争(全三卷)》

王树增 著
本书以宏观视角梳理1937-1945年全民族抗战历程,通过大量档案资料与亲历者口述,还原淞沪会战、武汉会战等关键战役,揭示中国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地位。书中既展现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坚守,也凸显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智慧,是一部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的通史著作。
《左权将军》

刘红庆 著
本书以倒叙手法,生动再现了左权将军从黄埔一期学员到八路军副总参谋长的光辉一生。书中不仅详细收录了《埋伏战术》《袭击战术》等珍贵军事著作,更以细腻笔触还原了1942年十字岭突围中,左权将军为掩护总部机关转移而壮烈殉国的英雄事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书中首次完整呈现了1939年左权将军致母亲家书的手迹:“我决心与华北人民共甘苦!”字里行间饱含家国情怀,令人动容。这部作品既是一部个人传记,更是一曲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
《四世同堂》

老舍 著
本书以小见大,通过北平小羊圈胡同的市井浮沉,生动勾勒了祁老太爷、钱默吟等普通市民在日军暴政下的苦难与觉醒。特别收录1944年美国版珍贵序言,老舍先生以笔为刀,写下震撼人心的告白:“我愿将劫后中国的碎片呈现给世界,这碎片仍有温度。”字字血泪中,既是对民族伤痕的忠实记录,更是对人性光辉的深情礼赞。
《大口呼吸春天:皮村文学小组诗集》

陈年喜、范雨素、李若等 著
这部诗集以独特的民间视角重述历史,收录了北京皮村务工者们真挚动人的创作。没有空洞的口号,只有血肉丰满的个人记忆——爆破工诗人陈年喜在《长城谣》中将斑驳的城砖比作“祖先的脊梁”;家政工范雨素在《无名碑》里追忆敌后根据地的妇女支前队。铁锹、缝纫机、锄头,这些日常劳作工具在诗行间化作连接烽火岁月与当代生活的精神纽带,既是对抗战血性的致敬,更是对普通劳动者尊严的颂歌。
《1944:腾冲之围》

余戈 著
本书以各国战报、地方档案、战地电文及亲历者回忆为经纬,编织出一部抗战攻坚战的微观战史。透过高密度的战场细节,真实还原了那个充满艰辛与牺牲的年代——既解答了“为何中国人数占优、美军装备精良却仍代价惨重”的历史之问,也探讨了那些关键“如果”背后的深层意义。读史贵在求真,这些精密的历史切片,正是锻造国民精神的淬火之石。愿这本战史能成为滋养你思考的沃土!
《辛德勒名单》

托马斯基尼科 著
本书真实再现了二战时期德国商人奥斯卡·辛德勒的壮举——他倾尽家财、智计百出,在纳粹的阴影下挽救了上千犹太人的生命。这部震撼人心的作品,既是一曲人性光辉的赞歌,也是一面照见法西斯暴行的明镜。作者以细腻笔触还原了那个黑暗年代的真实图景,让读者在感动于人性至善的同时,更深刻理解极权主义的残酷本质。这部穿越时空的经典,至今仍以其永恒的人道主义力量叩击着我们的心灵。
《黄同学漫画二战史》

黄哲 著
作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特别之作,这部别开生面的二战史漫画,用轻松幽默的笔触和生动形象的画面,将那段烽火岁月娓娓道来。它以一个个妙趣横生的短章节,既讲述广为人知的经典战役,又揭秘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

JBM三言二拍影评社

社长:高二7班 施昶杰
《红高粱》(1988)

在山东高密的红高粱地里,九儿和余占鳌用最炽热的爱恨,演绎了一段荡气回肠的传奇。当日寇的铁蹄践踏家园,这些普通百姓用土雷、烈酒和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不屈的防线。这部中国首部荣获柏林金熊奖的电影,用浓烈的红色画面,既展现了生命的激情,更彰显了中华民族如野草般顽强的精神。这是一部关于爱与恨、抗争与尊严的青春史诗,值得每一个热血少年观看!
《四渡赤水》(1983)

遵义会议后,毛泽东率领3万红军战士,在40万敌军的重重包围中上演绝地反击!“四渡赤水”的经典战术神出鬼没,让敌人晕头转向。八一电影制片厂实地取景,用方言真实还原历史,没有电脑特效,却比任何战争大片都热血沸腾——这就是中国军人用生命书写的传奇,是永不磨灭的长征精神。想感受最真实的战场智慧吗?这部影片绝对让你看得热血澎湃!
《上甘岭》(1956)

影片真实再现了1952年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战士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以血肉之躯抗击敌军进攻的壮烈历史。通过坑道坚守、一个苹果的感人故事等经典场景,深刻诠释了革命军人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这部黑白经典不仅是珍贵的历史影像,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辛德勒的名单》

电影中黑白画面中那抹红衣小女孩、集中营里刺耳的枪声、那份用打字机敲出的救命名单……每个镜头都像一记重拳,让你直面人性的黑暗与光辉。在最绝望的时代,依然有人选择点亮希望。
《觉醒年代》

《觉醒年代》凭什么成为豆瓣9.3分的“神剧”?因为它把历史课本里的大人物变成了有血有肉的青春偶像——看陈独秀“撸串”谈革命,李大钊当“北漂”搞事业,陈延年啃着冷馒头做社会实验,鲁迅边流泪边写《狂人日记》……革命不是喊口号,而是一代代青年用生命点燃的火种。这不是一部剧,而是一次穿越百年的青春对话!

“帧宝岛”纪录片赏析社

社长:高二11班 姚栩旸
《大抗战》

这部史诗级纪录片以史为镜,汇聚全球珍贵史料——1000余小时战场原声影像、10万张高清照片,辅以千份亲历者手稿与战时文献。采用时空经纬交织的叙事结构,从“九一八”到日本投降,以现代化视听语言全景式还原14年抗战历程。每一帧画面都是历史的证言,在严谨考证与创新表达中,让抗战精神焕发时代光芒。
《大后方》

镜头穿越时空,揭开抗战中国另一重叙事维度。本片以人类学视角深度呈现大后方军民生存图景:兵工厂里彻夜不熄的炉火、学者西迁时驮着典籍的骡马、农民用血汗浇铸的抗战粮仓……这些鲜活的细节构筑起持久抗战的生命线,见证普通中国人如何用坚韧智慧撑起民族脊梁,在至暗时刻守护文明火种!
《1950 他们正年轻》

当历史回归到一张张布满皱纹的面容,这部纪录片用最朴素的方式完成最深刻的讲述。26位抗战老兵以亲历者身份,带我们重返他们的青春战场:炊事员记得雪地里冻硬的土豆,卫生员数着绷带上32个弹孔,电报员复述着永不消逝的电波...没有宏大渲染,只有岁月沉淀的真实,让战争记忆在口述史中获得永恒的生命力。
这个夏天,让我们跟随五个社团的精选推荐,在书香与光影中开启一场奇妙的暑期之旅!无论是引人入胜的经典名著,还是震撼人心的优质影片,都将为你的假期增添别样色彩。愿这份精心准备的文化清单,能成为你夏日里最特别的礼物,期待金秋重逢时,我们都能带着满满的收获与崭新的自己,迎接新学期的精彩!
-END-
编辑:社团联信息部:高一(2)班 张珺楚
素材:七中读者协会、种子文学社、诗词中国研习社、JBM三言二拍影评社、“帧宝岛”纪录片赏析社
指导老师:徐梦瑶、朱 磊、蒋韵亭、光 佳、陈 欣
审核:岑 哲
微七中第【189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