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引领 深耕细作” ——上海市第五期“双名工程”攻关计划周国亮团队第5次活动

作者(来源): 上海市七宝中学     发布日期:2025-06-17    浏览次数:

“项目引领  深耕细作”
——上海市“双名工程”攻关计划周国亮团队第5次活动
   

2025521日,上海市“双名工程”攻关计划周国亮团队在七宝中学开展项目化学习专题研讨。活动紧扣“学科大概念统领、真实情境驱动、跨学科融合”三大核心,通过各组员项目进展汇报和案例展示,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径。

闵行三中王超楠老师以“甲醛净化”为主题设计项目内容,从破译甲醛分子电负性密码,到材料吸附效能攻防战,再到光催化降解方案设计。学生通过真实环境问题解决,探究物质结构与反应活性密切关联。

   
      
浦江二中曹伟曼老师开发“自制清洁剂”微项目,以“管道疏通大作战”为例构建四阶任务:从氢氧化钠性质复习到疏通剂配方比计算,引导学生建立“结构—性质—用途”学科认知逻辑框架。

    

交大二附中钱路洁老师设计“大克鼎修复保护”项目,以酸碱性调控、金属缓蚀、高分子涂层为线索,串联初高中知识内容。通过青铜器的修复分析实验,培养学生从定性到定量的科学认知过程。

     

七宝中学曹登杰老师提出“从电子效应重构有机化学”,在强基课程中引入诱导效应、共轭效应、酸碱理论等大学内容,破解高中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认知困境,有效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

    
     
七宝中学张尧老师以铋基材料为跨学科载体,设计“晶体生长光催化材料制备绿色美妆应用”三级实验体系。学生通过锂/铋复合材料性能测试项目,在实践中融合化学合成、物理表征与工程设计思维。

华师大二附中紫竹分校赵磊老师构建化学拔尖人才三维评价框架,借鉴PISA科学素养测评模型,整合“科学能力—科学知识—科学身份”指标,聚焦创新人才早期识别研究,为因材施教提供数据支撑。

闵行区高中教研员陆艳老师对六位老师实践案例进行了深度点评与总结,主要围绕课程设计的创新性、学科本质把握及教学实践价值展开。肯定项目化学习的结构化设计实践探索,强调跨学科与学段贯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团队负责人周国亮总结指出,项目化学习是贯通知识传授与素养培育的桥梁。未来需进一步聚焦学科本质,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构建兼具学术深度与育人温度的课程体系。本次活动通过深耕项目化学习和建构测评模型的深入实践,为探索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课程建设指明方向。

沪ICP备0605494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7746号
版权所有©上海市七宝中学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农南路22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7746号
沪ICP备060549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