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很荣幸作为学生代表在此发言。在本月我有幸赴同济大学参加了一场以“人民之城,樱约同行”为主题的红色研学活动。
我们在同济大学深入体验了科技与城市的融合。首先我们听取了主题讲座“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爱人民”,在此讲座中揭示了城市规划中的民生温度,结合上海城市发展案例,阐释“以人为本”的城市治理智慧,引导青年学生思考城市建设中的青年责任。“三维重建与建筑模型生成”和“人工智能的前世今生”讲座,以Deepseek为切入点,用生动案例展现技术变革过程,并现场展示大模型引用场景,引发同学们对未来科技的探索与向往。在校园红色路线探访中,我们走进了同济大学校史馆、一·二九学生纪念馆等地,通过珍贵史料与实物展示,了解同济人在抗战救国、科技报国中的红色基因。在樱花大道上,我们沉浸感受到了大学生活的丰富多姿。
随后我们分为三组前往同济大学优势学科学院开展专题实践。在土木工程学院专场活动中,机器狗演示引发阵阵惊叹,风洞实验室与振动台的模拟实验则直观展现出同济土木学科的科技含量,我们近距离感受“大国工程”背后的创新支撑,也了解新时代下土木学科的迭代更新与发展。在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专场参观了《邬达克》文献展,领略建筑大师跨文化设计的魅力,感受高校与城市共成长的深厚脉络;在数字创新实验室,学生尝试人工智能绘画,体验科技与艺术的碰撞。在设计创意学院专场活动中,先后了参观教学空间、创意工坊,感受创新包容的价值取向、积极进取的同创风格、贡献社会的行动能力。在人机交互绘画课堂,学子在指导下参与其中,与机器人共绘一图,感受人机互动的神奇,直面智能创作的前沿趋势。
通过这次研学活动,我们收获颇丰,不仅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深刻体会到了作为未来城市建设者的责任和使命。更使我们坚定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的志向,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眺望学术与未来的窗口。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