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启示录:工程师教你“预见未来”
作为深耕汽车研发 20 余年的资深专家,石海琳女士用“DFMEA 失效模式分析”这一工程师思维,为同学们打开了看待世界的新视角:“设计车门时要预见到 100 种故障可能,人生选择何尝不是如此?”她通过生动案例,将复杂的质量工具转化为通俗易懂的“风险预判法”,提醒大家:“做决定前先问自己三个问题 —— 最坏结果是什么?能否承受?如何规避?”这种理性思维的启蒙,正是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预防针”。

逆袭故事:从边陲小镇到顶尖学府
高中时代成长于90年代的云南临沧,石海琳女士的成长经历让同学们深受触动。在那个“读书全靠天赋”的边陲小城,她凭借自驱力考入武汉大学,又在高手如云的职场中突围。“当年我们年级300多人,只有40人考上一本。今天的临沧一中,985录取率已超 45%”。她用数据证明:自驱力就是拥有梦想、奋发图强的年轻一代破局的关键。

成长密钥:比学历更重要的生存力
在“学历 vs 能力”的讨论中,石海琳女士分享了企业招聘的“潜规则”:“校招看学历,社招看经历。但真正决定你走多远的,是这四种能力——
自驱力: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索,“大学没人管,全靠自己驱动”;
洞察力:MBTI 测试后思考“我适合什么?”,职业规划要“想清楚再行动”;
应变力:用“四象限法则”管理压力,把“错题本”变成“成长清单”;
影响力:团队合作中学会“赋能他人”,领导力从“小任务”开始培养。

家校共育:为成长注入多元养分
此次活动是七宝中学“我的成长之路”项目的又一实践。通过邀请不同行业家长走进校园,学校正努力构建“社会即课堂”的育人生态。正如石海琳女士所说:“每个行业都需要解决问题的人,而你们,就是未来的问题解决者。”

一场报告会,连接起职场与校园;一次分享,点燃了成长的火种。当工程师思维碰撞青春梦想,当职场智慧遇见成长困惑,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价值观的传承。期待更多家长加入“我的成长之路”项目,用真实经历为七宝学子的未来赋能!

学生观后感
学生观后感
素材:学工部 德研所
撰稿:朱思天
编辑:司明嘉
审核:杨 睿
微七中【第179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