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诺如病毒进入高发期。这种病毒传染性强,在学校等人群密集场所容易引发聚集性疫情。为保障师生健康,学校会积极采取防控措施,同时也需要大家一起行动,科学防范。


诺如病毒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病毒,形状像个杯子,所以属于杯状病毒科,主要分为1型和2型两大类,目前流行的基因型以2型为主。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感染高发期。
诺如病毒耐低温(20℃存活数年)、耐酸性( pH 值=2.7下存活3小时),属于亲水性病毒,酒精和普通消毒剂对诺如病毒无效。有研究指出,仅需几十个诺如病毒颗粒即可造成感染,而患者一次呕吐或拉肚子就能排出几十亿个病毒颗粒,所以传染性非常强。


1. 传染性强:少量病毒就能引发感染,且传播途径多样,包括人传人、经食物和水传播 。
2.发病急:潜伏期通常为12 - 72小时,多在24 - 48小时内发病。
3.症状明显:感染后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儿童以呕吐较为常见,成人则多为腹泻。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发热、头痛、寒颤、肌肉痛等症状 。
4.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症状较轻,无需特殊治疗,休息2 - 3天即可康复。但对于婴幼儿、老人及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可能会出现严重症状,需及时就医。


1.一旦发现呕吐,立即疏散其他学生,到备用教室或远离呕吐区域,呕吐区域隔离禁止人员进入或经过;
2.呕吐学生由老师带到医务室或相对隔离的空间观察,并通知家长接回送医检查,排除传染性方能返校;
3.同步立即派专人用呕吐包规范处置呕吐物;
4.严格规范消毒,污染过的空间至少用1000mg/ L ~2000 mg / L 含氯(溴)消毒剂消毒作用30分钟,再开窗通风30分钟,用清水抹布擦拭桌面和椅子上的消毒液残留物后,方可进入。


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保持手部清洁是预防诺如病毒感染的关键。在饭前便后以及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按照“七步洗手法”,在流动水下洗手至少20秒。
2.饮食卫生:喝温水,不吃生冷食物,尤其是未煮熟的海鲜、贝类等。食用蔬菜水果时要洗净,烹饪食物要确保熟透。
3.避免接触:如果班级内有同学呕吐,应在老师的指导下迅速远离现场,避免围观。
4.及时报告:学生一旦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并告知班主任,配合做好防控工作。
5.加强锻炼:保持充足睡眠,坚持适度运动,合理饮食,增强身体免疫力,提高抵抗病毒的能力。


诺如病毒虽然传染性强,但只要大家做好预防措施,就不必过度恐慌。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校园环境。

素材:学工部
编辑:司明嘉
审核:杨 睿
微七中【第179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