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杏坛,追求卓越——我的专业发展思与行

作者(来源): 上海市七宝中学     发布日期:2024-12-05    浏览次数:

——2024学年七宝中学第二次见习教师培训

2024年10月31日下午,七宝中学2024学年第十三期见习教师培训第讲座图文信息大楼四楼录播教室举办。本次培训邀请七宝中学副校长刘树田老师,为全体见习教师带来主题《坚守杏坛,追求卓越——我的专业发展思与行》精彩讲座

刘校长通过分享自己四十三年的从教经验,从动力来源、发展维度、发展境界和发展途径四个方面向各位见习教师介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道路,为台下的见习教师指明了未来努力的方向,树立起崇高的职业理想。

首先,刘校长深刻剖析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来源,即内驱力和外驱力。内驱力从生存上的安身立命、到教学中的满足自尊,再到价值上的自我实现;外驱力从师生的交流、到学校的发展,再到国家的“双新”课改。刘校长指出,教师能力的发展,由内驱力和外驱力共同推动,与教师个人的信念、努力和坚持息息相关,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学生都是如此。教师应掌握教学技巧,有效引导课堂并与学生进行积极互动,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和教学效果。同时,需要深入理解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持续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其次,刘校长深入浅出地阐明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个维度,即宽度、深度和高度。高度即目标,刘校长指出教师应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清晰的目标和可行的规划,并付出实践达到甚至超越既定的目标宽度即学识刘校长指出扎实的专业功底是一个教师的根基,宽广的学科视野是一个教师眼界。根基要稳,眼界要宽。深度即思想,刘校长指出每一名教师都应该培养并形成自身的教学指导思想,形成自己的体系和方法论。每一名教师都应该有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有教育哲学素养,能够把握好师生关系,想清楚教学本质

紧接着,刘校长概括了教师发展的三重境界,即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功利境界是为了实现现实的目标,完成实际的任务,是目标导向型的。道德境界是因势利导,是举一反三,是一种基于长远考虑的授之以渔。审美境界超越了功利的追求和道德的说教,是师生共同对知识和真理的探索,是共同上下求索而终可得的喜悦,教师忘记了“教”而实现了教,学生感觉不到“学”而实现了学。刘校长通过 “万有引力定律”的教学案例,生动地诠释了精妙的科学方法和深刻的人文意蕴

最后,刘校长说明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四个途径:学习,反思,研究,辐射。一名教师应该坚持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理念。教师只有先“学”好,才能“教”好,知道学什么、向谁学和怎么学。一名教师应该勇于反思和换位思考,建立发展的自我调节机制,在反思中进步。一名教师应该教研相长,学会开展教学研究和转化研究成果。一名教师应该学会辐射,不断自我发展、自我培养和自我教育,成为一名培训者,在辐射别人的同时发展自己。

讲述的尾声,刘校长借郑板桥《题画竹》表意创作一首诗激励见习教师坚定信念,追求教育的理想,让见习教师们深受启迪:

四十年来教学子,

日间教来夜间思。

铅华洗尽呈素姿,

教到生时是熟时。

沪ICP备0605494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7746号
版权所有©上海市七宝中学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农南路22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7746号
沪ICP备060549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