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那些事

作者(来源): 上海市七宝中学     发布日期:2023-12-19    浏览次数:

——2023学年上海市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闵行区七宝中学基地第十讲

2023年12月14日下午,上海市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七宝中学基地第十次培训顺利开展。七宝中学主管研究性课程的教务处副主任欧维嘉老师,向全体见习教师分享了《研究性学习那些事》。

欧老师首先为大家普及了上海市普通高中课程实施方案,让在座的新老师意识到自己不仅是一位学科老师,还是一个课程开发者。接着,引入“研究性学习”概念并讲述了研究性学习的目标与定位,主要有:1.保持独立的持续探究的兴趣;2.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3.发展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4.学会分享、尊重与合作;5.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6.具有关注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之后,以七宝中学为例,欧老师介绍了“金字塔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包含兴趣激发及沉淀期、聚焦及研究拓展期、创新课题实施期、目标达成四个阶段。由此,展示了七宝中学学生课题培育过程结构,可以看出,学生课题研究过程和各位教师的完成硕士毕业论文的过程较为相似,引起了各位见习教师的共鸣。

接着欧老师介绍了学生研究课题的范围与内容,主要分为三大板块: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针对这些内容,教师要做好课题研究的过程性指导与评价。第一,教师指导课题要做到两点,一是身份的再认知——不是教他们怎么做,而是和他们一起做;二是方法的再变革——放手,引导,督促,纠错,既是“权威”又是“手下”。第二,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过程没有基本的范式,但有统一的流程,即提出问题,确立课题,制订计划,开题论证,实施研究,撰写论文,结题答辩。第三,研究步骤中有一些关键问题需要注意,其中有两个关键——“兴趣引导,思考问题”、“评估筛选,确立课题”。

欧老师还发了一张问题单给在座的见习教师,要求老师们独自思考并填写问题,但大多数人很难写满十个问题,然后老师们互相交换问题单,互相判定问题是否合理。 欧老师分享道,提出问题可以是长期关注的问题,或社会热点中形成,或是自己身边的现象,还可以从新闻资讯中提炼。思考的方式包括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欧老师以网络上流传的上海邮政博物馆的一张照片为例,可以提出的问题有:这是什么?这里面是干什么的?这是什么时候建造的?为什么要建造?为什么能幸存至今?为什么在这里建造?这些建筑如何有效保护?大家都亲身体验到了养成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往往需要敏锐的眼光,阅读的习惯,思考的能力,反思的精神。

问题过后,便是让大家进行小组讨论,把刚才的问题转换成课题名称。老师们纷纷陷入思考,交流密切。欧老师随后指出,科学表述课题要有合适的研究对象,要有明确的研究内容,要有标示研究特点的动词(调查、分析、思考、反思、研究、初探)。然后各位老师再次交换问题单,填写“抉择矩阵”,从课题确立考虑的因素(创新性、可行性、达成度、合作意愿),为其他教师的课题进行量化评分,并当场分享。最后,欧老师从不同专业学科角度举例了本校历届课题,分享了七宝中学学生研究性学习从立项到结题的整个流程。

教师要追求的,不是教了多少分,而且让孩子找到了自我、找到自我发展的路径。本次讲座形式有趣,内容丰富,见习教师们亲身体验,共同投入到了研究性学习指导者的角色之中,收获满满!

沪ICP备0605494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7746号
版权所有©上海市七宝中学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农南路22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7746号
沪ICP备060549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