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宝中学教育集团第四届青年教师生涯心理工作坊第五次活动
为了提升青年教师与家长的有效沟通能力,进一步提升家校合作实践成效,2023年11月28日,七宝中学教育集团第四届教师生涯心理工作坊开展了第五次集体活动,本次活动主讲嘉宾是七宝中学校长助理王敏老师,他给青年教师们带来了题为“合力共育,相伴而行——家校沟通的原则与技巧”的讲座。活动由七宝中学党委副书记、心理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鞠瑞利老师主持。
王敏老师首先指出,近几年,教育界普遍提倡“家校社”协同育人,其中最关键的是“家校”中的三对关系,即学校与家长的关系、年级组与家长的关系和老师与家长的关系。教育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其中家庭环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影响学生的多种思想观念中,家庭是最大的观念来源。教师的工作是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同样一件事,在不同的人的表述中会呈现出不同的效果。有的老师在与家长的沟通中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有的教师付出巨大心力却效果不佳。因此,提升家校沟通的能力非常重要。
在家校沟通中,家访和家长会都是有效方式。在特殊情况下,我们也会邀请个别家长进校参与教育。在技术更便捷的时代,微信、钉钉等沟通手段都可以成为家校沟通的有效辅助。
结合多年与家长沟通的工作经验,王敏老师总结了四种不同的家长类型:通情达理型、护犊子型、要求严苛型、极度自私型等。大部分家长都非常通情达理,愿意与学校通力合作,但个别存在问题的家长在家校沟通中会有各种问题,对学校与老师的工作带来巨大挑战。作为老师,无论面对哪种类型的家长,都应该牢记几条与家长沟通的原则:充分尊重家长和学生人格,平等相待、理性交流,遇到原则问题不让步,解决问题合情合理合法。
王敏老师分享了在进行家校沟通时的十条技巧:事前准备充分、多听少说、及时留下沟通记录并请家长确认、事后总结;态度诚恳、客观评价学生、就事论事、及时回馈;注意语言表达,无极端话语;沟通及时、从家长和学生的立场出发合作共赢;保持理性、有礼有节;不轻易允诺、不卑不亢;学会对症下药;热问题冷处理;学会倾听;就事论事、不上纲上线等。
此外,王敏老师指出家校沟通时教师容易出现的误区:处理问题无重点、求全责备或过于随意;对问题学生具有歧视性语言;处理问题时情绪极端化或代入感过强;与学生和家长间没有保持必要的距离;对家长地域、职业、收入、个体特征有侮辱性话语;过于标新立异、处理问题和学校政策有冲突;错误的师生关系定位等。
最后,王敏老师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锤炼强大的自我,才能更好地处理家校沟通中遇到的各种难题,青年教师要加强自身素养,包括丰富学识、学习谈话技巧、了解国家法律法规、学习基本心理学知识、锻炼强大的自我承受能力、无欲则刚、认识自己和承认不足等方面。本次培训让我们青年教师掌握了许多与家长有效沟通的方法技巧,相信一定会助力家校沟通合作,提高育人成效。
(彭嘉一供稿)